在汽車科技飛速迭代的今天,你是否大膽設想過未來摩托車該是什麽(me) 樣子?也許它擁有可以釋放雙手的自動駕駛技術,也許它可以將所有的行車信息投射到騎士眼前。如果換個(ge) 思路,它有沒有可能徹底抹去摩托車運動中的危險標簽?使其變成可靠且留有駕駛樂(le) 趣的高效通行工具。而上述所有有關(guan) 未來的疑問,似乎我們(men) 都可以從(cong) BMW概念摩托車上找到想要的答案。
在當今時代,交通出行更加多樣化,越來越多的超現實數字化體(ti) 驗已經成為(wei) 現實,就像以特斯拉為(wei) 首的新能源勢力,已經開始刷新了人們(men) 對於(yu) 傳(chuan) 統用車模式的固有認知。而未來的摩托車駕駛無疑也會(hui) 趨向於(yu) 模擬化發展,這台名為(wei) VISION NEXT 100的概念車,實際上正是對未來100年騎行體(ti) 驗的大膽設想。
VISION NEXT 100的三角形輪廓並非是為(wei) 了追求超現實視覺效果而存在的,其實它是以現代化的設計語言向1923年的BMW R32致敬。同時BMW經典的拳擊手發動機造型也得以保留,雖然它的內(nei) 部已被電動機所取代,但設計團隊深知,品牌情懷的沉澱顯然更禁得起時間的推敲。
右側(ce) 車把上顯眼的紅色搖杆是全車唯一的物理原件,它可以看作是傳(chuan) 統油門的完美替代品。
VISION NEXT 100的人機工程學特性充分借鑒了跑車的設計理念,前輪上方大尺寸的金屬反射罩與(yu) 車架融為(wei) 一體(ti) ,最大限度地優(you) 化了空氣動力。周身所有的黑色覆蓋件均由碳纖維製成,用以減輕車重並改善續航。此外,減震功能也被巧妙集成於(yu) 輪胎之內(nei) ,相對於(yu) 傳(chuan) 統的懸掛結構,路況適應能力要更加出色。
值得強調的是,得益於(yu) 自動平衡功能的應用,VISION NEXT 100即便在靜止狀態下也不需要任何支架即可保持車身直立。而在行駛過程中,該功能的優(you) 勢可謂更加顯著,它不僅(jin) 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騎行的安全性,同時也更利於(yu) 初學者上手。這意味著在駕駛VISION NEXT 100時,你完全可以棄用現有的頭盔及騎行裝備。
帶有類似抬頭顯示功能的護目風鏡成為(wei) 了頭盔的完美替代品,其可以與(yu) 車載傳(chuan) 感器進行實時數據傳(chuan) 輸,從(cong) 環境中收集相關(guan) 信息 直接投射到駕駛員視野中。這些信息包含了導航信息、壓彎角度、車聯網數據等,且可通過語音指令隨時關(guan) 閉投射。
另一大亮點是車把可調節整個(ge) 車架以控製摩托車的行進方向。而轉向所需的力量會(hui) 隨車速的變化自動調整。靜止時,活動車架相對靈活,可以實現更輕鬆的轉向。而在高速行駛時,阻尼則會(hui) 線性增加,從(cong) 而提供更精準的指向性。從(cong) 實際的操作體(ti) 驗來看,這一技術與(yu) 汽車中的電子助力轉向十分類似。
編輯點評:用眼鏡代替頭盔,用自動平衡係統增加穩定性,不可否認如此突破性的發明已經將騎行體(ti) 驗提升到了新的維度。不過,科技的力量固然強大,但摩托車純粹的機械質感與(yu) “危險樂(le) 趣”同樣不可或缺,那麽(me) 這一取舍問題又該如何用科技解決(jue)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