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的雷克薩斯,通透的雷克薩斯
發布日期:2025-08-29 10:08 來源:愛卡汽車

2025上半年,以BBA為(wei) 代表的一線豪華銷量集體(ti) 負增長。

無獨有偶,日係“禦三家”中的兩(liang) 家,也難掩下滑頹勢。在各個(ge) 細分市場中,同價(jia) 位的中國品牌與(yu) 新勢力,正在瓜分銷量與(yu) 市占率。一方麵,是激進的價(jia) 格戰疊加營銷噱頭,持續刷流量熱度。另一方麵,是一輪輪配置內(nei) 卷,讓市場的變化更加快速。

這就讓一些已經開始深度轉型的車企,還暫未跟上市場節奏,從(cong) 而處於(yu) 一種“尷尬的”調整期。但雷克薩斯是個(ge) 例外,在這種逆勢環境與(yu) 深度轉型的節點,實現了正增長,在上半年迎來了諸多屬於(yu) 自己的高光時刻。

【雷克薩斯的“雙重認證”】

實際上,2024年雷克薩斯是眾(zhong) 多進口豪華車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品牌。

在形勢更難的2025年,雷克薩斯則在上半年拿到了超過8.5萬(wan) 台的成績,在實現持續正增長的同時,再度登上中國進口豪華車銷冠。進入中國20年,其累計銷量也超過210萬(wan) 台。

換個(ge) 角度看,對於(yu) 雷克薩斯這種全進口的豪華品牌來說,銷量所呈現的實際上是用戶對品質的認可。事實也的確如此。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與(yu) 精真估聯合發布的《2025上半年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中,雷克薩斯在多個(ge) 細分市場表現亮眼:

品牌整體(ti) 三年保值率60.51%,位列日係品牌榜首;ES以63.89%的保值率,位居進口中大型車排行第一;NX以56.18%在進口中型SUV中排名前三。

從(cong) 全球市場看,在J.D.Power公布的2025年美國新車質量調查(IQS)中,雷克薩斯領先所有豪華與(yu) 主流品牌,奪得全品牌第一,成為(wei) 問題最少的汽車品牌。

這一方麵是雷克薩斯對產(chan) 品可靠性與(yu) 製造品質上的長期堅守,另一方麵也進一步強化了其在全球高端車市場上的品質標杆。

因此,當市場在激烈競爭(zheng) 中開始趨於(yu) 理性的時候,保值率與(yu) 可靠性不光是相互印證,更是一個(ge) 品牌最硬的招牌。

尤其是在今年,當更加瘋狂的價(jia) 格戰引發人們(men) 對於(yu) 產(chan) 品質量的擔憂時,能取得如此成績,必然會(hui) 正向推動下半年走勢。

畢竟,內(nei) 卷是階段性的。行業(ye) 發展依舊會(hui) 走向價(jia) 值回歸。過於(yu) 追求走量,去打價(jia) 格戰,往往會(hui) 輸掉決(jue) 定能否真正走遠的價(jia) 值戰。

而銷量、保值率、可靠性調查這些可量化的數據,既是對雷克薩斯本身產(chan) 品上的驗證,也是對其一直以來追求構建品牌長期價(jia) 值這一策略的驗證。

可以說,這種“雙重驗證”也勾勒出了雷克薩斯的戰略內(nei) 核:

市場普遍熱衷“戰”價(jia) 格,而雷克薩斯選擇一直“站”價(jia) 值。

【“中國式質變”】

所有中國市場的跨國車企,都在強調“中國化”。這是行業(ye) 趨勢下的必然選擇。

一部分品牌開始選擇與(yu) 中國科技企業(ye) 聯手造車,這是“適應中國”的常規打法。而更深入的一部分品牌,則開始了“中國定義(yi) ”。而豐(feng) 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ye) 。

2025年,豐(feng) 田開啟了“立全球 更中國”的本土化戰略升級,從(cong) 根本上實施與(yu) 中國發展速度適配的變革,從(cong) 高層管理的決(jue) 策權,到工程師對產(chan) 品研發的定義(yi) 權,都由中國人主導。

這種“中國式質變”也促成了雷克薩斯在上半年的幾件大事:

首先,豐(feng) 田決(jue) 定在上海獨資建廠,進行雷克薩斯國產(chan) 純電動車與(yu) 電池的研發製造。很明顯,就是要依托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完善的產(chan) 業(ye) 鏈與(yu) 技術基礎,打造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純電車型。

這實際上是一種“雙贏”:既能將中國市場最前沿的洞察以中國速度付諸於(yu) 技術和產(chan) 品,也能在雷克薩斯品質基礎上,做出在市麵上有差異化的豪華產(chan) 品。

其次,是全新一代ES在上海車展全球首發。這台車可以說是承前啟後的一代。承的是雷克薩斯在ES上一直追求的靜謐性與(yu) 舒適性,並進行了再次升華。啟的則是品牌未來邁向的電氣化戰略。

和以往“日本原生,定義(yi) 全球”的路子不同,全新一代ES最大的意義(yi) 就在於(yu) ,從(cong) 中國用戶的審美、需求、駕乘體(ti) 驗去打造這台車。甚至有人說,這是雷克薩斯“最中國”的一台車。

此外,除了生產(chan) 端與(yu) 產(chan) 品端,雷克薩斯正在進一步“中國式質變”外,在用戶端,雷克薩斯同樣在發力。

其一,是雷克薩斯正式推出了官方易手車直營業(ye) 務,聯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建立“雙認證”標準,打造高品質、可信賴的二手車交易體(ti) 係。這是雷克薩斯深耕中國市場、洞察用戶多元需求的又一重要舉(ju) 措。

其二,是在進入中國20周年之際,正式發布“I·LEXUS”品牌IP,把雷克薩斯作為(wei) 豪華品牌的溫度與(yu) 深度再次具象化。這對於(yu) 更加堅定本土化步伐的雷克薩斯來說,也是在新時期下,建立品牌長期信賴的新基礎。

可以說,雷克薩斯的這種“中國式質變”,也從(cong) 本質上證明了,其在中國市場也在變得更加“通透”。更深度的本土化,既是雷克薩斯完成品牌躍遷的支點,也是未來進一步高速發展的起點。

【總結】:

無論是豐(feng) 田,還是雷克薩斯,表麵上銷量的逆勢增長,內(nei) 部的核心都在於(yu) 對於(yu) 中國市場的理解更加“通透”。

這無疑是給目前還在銷量上陷入瓶頸的其他跨國車企,交出了一份具有指導意義(yi) 的方案。

“中國化”不止是在造車時,聯合本土科技企業(ye) 或者更多考慮中國用戶需求;而是如何讓“中國化”真正做到從(cong) 決(jue) 策到研發,從(cong) 產(chan) 品到用車全生命周期的一一落地,繼承品質、聚焦中國思維和打造真正滿足中國用戶需求的產(chan) 品,實現真正“更中國”。同時,要從(cong) 世界級車企的戰略眼光和實力底蘊出發,以跨越周期的戰略定力,深耕本土市場,實現品牌本土化升級。

因此,做到這些的豐(feng) 田以及雷克薩斯,自然會(hui) 持續拿到 “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