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毓群:未來五年鋰產業將迎來井噴期
發布日期:2021-01-19 09:01 來源:愛卡汽車

  在1月16日舉(ju) 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hui) 雲(yun) 論壇(2021)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表示,各國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更加堅定,交通電動化、電力能源清潔化正在全麵加速。他圍繞著這個(ge) 主題,對當下的市場動態和趨勢進行了分析,並介紹了寧德時代的解決(jue) 方案,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四大創新體(ti) 係。

  2020年,全球主要經濟體(ti) 紛紛發聲,支持綠色發展。中國做出了“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承諾,歐盟、日本,碳減排加速推進,美國也計劃重回《巴黎協定》,碳中和已成為(wei) 全球共識。曾毓群指出,能源和交通是碳排放的大戶,因此實現能源的清潔化和交通電動化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保障,鋰離子電池的發明和應用讓人類實現了無化石能源的社會(hui) 成為(wei) 可能。

  目前鋰離子電池已經廣泛應用於(yu) 私家車、公交車、物流車,正在實現對移動式化石能源的替代。在此基礎上與(yu) 智能化相結合,逐步延伸到礦山、港口、船舶等特定領域,實現了對特定場景的化石能源替代。從(cong) 發電端看,光伏和風電成本持續下降,即將全麵進入平價(jia) 上網並最終實現低價(jia) 上網階段。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給鋰離子電池儲(chu) 能應用也提供了廣闊前景。

  在曾毓群看來,未來5年,鋰產(chan) 業(ye) 市場將迎來井噴期,快速進入TWh時代,高效率、高品質的交付是重要的核心競爭(zheng) 力。1月13日,權威機構SNE發布了2020年全球鋰電池統計數字,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球的動力電池裝機量還是達到了137GWh,保持了17%的增長,其中寧德時代裝機34GWh,連續4年位列世界第一。

  從(cong) 2021年開始,全球鋰電池市場需求會(hui) 有明顯的提升,但反觀供給端是否能夠滿足需求?曾毓群認為(wei) ,目前全鏈條的產(chan) 能供給增長相對較慢,有效供給不足,“電動化和智能化正在向各種應用場景加速滲透,需要千差萬(wan) 別,需求變化多端。多元化和平台化為(wei) 各場景提供最優(you) 的技術解決(jue) 方案,它是一個(ge) 很需要解決(jue) 的有效途徑。”

  在乘用車領域,寧德時代開發了12V鋰電池的輔助電源,和傳(chuan) 統的鉛酸電池相比重量減少了80%,體(ti) 積減少了60%,而且可以終身免維護。寧德時代的48V和HEV的電池包可以實現60C的高倍率放電,PHEV電池包可以實現10C以上倍率的自動能量回收,BEV電池包可以實現超過1000公裏續航、10分鍾快充充電、16年200萬(wan) 公裏的使用壽命,基本解決(jue) 了消費者的曆程焦慮、充電焦慮和壽命焦慮。

  商用車領域,多數是生產(chan) 工具,所以車型複雜多變。針對這一需求,寧德時代開發了長壽命電池,保證了高強度運營的質保需要;標準化電池包有效提高了通用性;和產(chan) 業(ye) 鏈合作夥(huo) 伴推出了車電分離、電池或者整車租賃的新型商業(ye) 模式。寧德時代還發現家用和外賣騎手對兩(liang) 輪車的需求不同,因此設計的電池可快充、也可快換,並且電池壽命足夠長,一塊電池可以服務車輛全生命周期,節省了更換電池的成本。

  儲(chu) 能領域,從(cong) 研發示範轉向了規模化發展。在“十三五”智能電網研發專(zhuan) 項的支持下,寧德時代突破了循環壽命的瓶頸。12000次超長循環壽命可以服役25年。在全球率先通過UL安全測試,實現係統不蔓延、不起火。采用1500V和液冷技術,能量密度和能量效率都有很大提升。近兩(liang) 年海外提供了光伏和儲(chu) 能領域的重要市場,中國提供了主要供給。國內(nei) 光伏發展同樣迅速,但儲(chu) 能的規模化推廣還缺乏政策和市場機製。

  市場在快速增長,客戶要求在不斷提高,必須依托強大的創新體(ti) 係提供高水平的產(chan) 品,實現高質量的交付。通過多年的積累,寧德時代逐漸形成了材料體(ti) 係、係統結構、極限製造、商業(ye) 模式等四大創新體(ti) 係。

  一、材料體(ti) 係創新

  未來一定周期時間內(nei) ,磷酸鐵鋰、三元材料還有提升空間,還是應用的絕對主流,之後會(hui) 出現新的體(ti) 係,需要從(cong) 原子尺度上,深入地理解材料及其界麵性質,在材料體(ti) 係上實現根本突破,避開很多貴金屬,走出一條性價(jia) 比更高的路子來,應對長遠的、巨大規模的市場需求。

  二、係統結構創新

  包括我們(men) CTP、CTC等,主要是優(you) 化係統,提高集成度,實現係統能耗和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升。

  三、極限製造創新

  需要達到三個(ge) 目標:一是單體(ti) 安全失效率要由PPM級提高三個(ge) 數量級到PPB級;二是要保障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從(cong) 第一個(ge) 循環到成千上萬(wan) 個(ge) 循環,微觀結構是怎麽(me) 演變的、怎麽(me) 分布的,為(wei) 什麽(me) 這樣演變和分布,必須做好這些基礎工作;三是要大幅度提高生產(chan) 效率,才能實現TWh級的高質量交付能力。

  四、商業(ye) 模式創新

  從(cong) 原材料、電池製造、運營服務、材料回收等環節,很多合作夥(huo) 伴要形成一個(ge) 生態鏈才能支持中國的鋰行業(ye) 在TWh時代來的時候,在世界上能夠真正勝出。

  隨後,曾毓群還介紹了產(chan) 品的平台化和差異化的關(guan) 係。他表示:“交通全麵電動化、電力全麵清潔化是很複雜的過程、巨大的過程,必須依托標準化、平台化的設計,才能節省資源、事半功倍。平台化並不會(hui) 抹殺差異化,比如我們(men) 的CTP產(chan) 品,根據客戶和市場的需要,可以配置不同的電量,提供差異化的續航要求;配置不同的壽命,滿足差異化的質保要求;高強度應用提供電池快換,低強度提供V2G,極寒地區配置低溫速熱。”

  總之,寧德時代可以用平台化的設計提供不同特性的產(chan) 品矩陣滿足個(ge) 性化和差異化的要求。除此之外,功能的集成和疊加也是個(ge) 方向。比如寧德時代開發的光儲(chu) 充檢一體(ti) 化的智能充電樁,不用電力增容就可以實現大功率充電,高度集成節約土地,充電站采用光伏屋頂,實現新能源汽車用的新能源電。充電過程就是對電池的一個(ge) 深度體(ti) 檢,提出維保建議和殘值評估報告,所以這種儲(chu) 能係統還可以參與(yu) 電力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增加盈利模式。

  曾毓群強調,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電化學儲(chu) 能行業(ye) 走到了爆發的拐點,擁有前所未有的廣闊市場。唯有更快的進步速度才能滿足需求、才能保持領先,才能跟得上智能電動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