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於(yu) 2025年3月9日舉(ju) 行民生主題記者會(hui) 。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部長王曉萍出席,並針對就業(ye) 和社會(hui) 保障等相關(guan) 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記者問:現在社會(hui) 各界都很關(guan) 注就業(ye) 問題,請問怎麽(me) 看今年的就業(ye) 形勢?另外,對做好今年的就業(ye) 工作有什麽(me) 考慮? 就業(ye) 是民生的頭等大事。對今年的就業(ye) 形勢,我想用兩(liang) 句話來概括。第一句話是,穩定和擴大就業(ye) 任務繁重、承壓前行。今年,應屆高校畢業(ye) 生1222萬(wan) 人,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需要保持在3000萬(wan) 以上,還有大量的農(nong) 村轉移勞動力需要實現穩定就業(ye) 。就業(ye) 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群眾(zhong) 就業(ye) 增收麵臨(lin) 壓力。同時,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國內(nei) 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可能會(hui) 對就業(ye) 產(chan) 生一定影響。第二句話是,就業(ye) 形勢總體(ti) 穩定並呈向好態勢。去年,麵對國內(nei) 外交織疊加的多重困難挑戰,黨(dang) 中央、國務院因時因勢加強和創新宏觀調控,推動經濟明顯回升,社會(hui) 信心有效提振,也實現了經濟發展和就業(ye) 穩定的良性循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實施更加積極有為(wei) 的宏觀政策,鮮明提出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yu) 人”、服務民生,將為(wei) 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ye) 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隨著我國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一大批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各類經營主體(ti) 和創新創業(ye) 活力有效激發,這些都為(wei) 穩定和擴大就業(ye) 奠定了堅實基礎。從(cong) 前兩(liang) 個(ge) 月情況看,節後企業(ye) 開工複產(chan) 加速,農(nong) 民工外出更早、流動有序,就業(ye) 市場開局良好。 就業(ye) 是家事,更是國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經濟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體(ti) 現了穩就業(ye) 、惠民生的需要;明確城鎮調查失業(ye) 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ye) 1200萬(wan) 人以上的就業(ye) 目標,體(ti) 現了更大力度穩定和擴大就業(ye) 的要求。我們(men) 將完善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加大各類資金資源統籌支持力度,全力穩定就業(ye) 總量、擴大就業(ye) 增量、提高就業(ye) 質量,推動廣大勞動者實現就業(ye) 增收。重點做好5個(ge) 方麵的工作。 一是推動構建就業(ye) 友好型發展方式。就是要提高發展的就業(ye) 帶動力,使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成為(wei) 就業(ye) 提質擴容的過程。這是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的根本。我們(men) 將落實好中央關(guan) 於(yu) 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的意見,完善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加強重大規劃、重大項目就業(ye) 影響評估,強化宏觀政策的就業(ye) 導向。打好政策“組合拳”,持續推動財政、貨幣、產(chan) 業(ye) 等政策與(yu) 就業(ye) 政策協同發力,在擴大內(nei) 需、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穩外資穩外貿中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ye) 崗位。找準科技創新與(yu) 就業(ye) 穩定的平衡點,支持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在轉型升級中吸納和穩定就業(ye) ,統籌好新技術應用和崗位轉換,創造新的就業(ye) 機會(hui) 。 二是組織實施就業(ye) 支持計劃。我們(men) 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出台《加力重點領域、重點行業(ye) 、城鄉(xiang) 基層和中小微企業(ye) 崗位挖潛擴容支持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創業(ye) 實施方案》,圍繞先進製造業(ye) 、消費新熱點、民生新需求、重大工程項目等領域行業(ye) ,麵向城鄉(xiang) 基層、中小微企業(ye) 等,加大就業(ye) 崗位釋放力度,分領域、分類別製定專(zhuan) 門的方案。同時,全麵落實穩崗返還、政府補貼等存量就業(ye) 政策,及時儲(chu) 備和出台就業(ye) 增量政策。去年,穩崗專(zhuan) 項貸款餘(yu) 額3000多億(yi) 元,今年將進一步提高貸款額度。 三是有效提高人崗匹配效率。針對市場需求和勞動者意願,組織開展大規模職業(ye) 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ye) 創業(ye) 能力,增加製造業(ye) 、服務業(ye) 緊缺技能人才供給,從(cong) 破解“有活沒人幹”入手,解決(jue) “有人沒活幹”的問題。健全就業(ye) 公共服務體(ti) 係,打造“大數據+鐵腳板”、群眾(zhong) “家門口”就業(ye) 服務站、“十五分鍾”就業(ye) 服務圈,大力發展零工市場,接續開展民營企業(ye) 服務月等係列專(zhuan) 項活動,促進人力資源高效匹配。 四是著力促進創業(ye) 帶動就業(ye) 。聚焦提升創業(ye) 能力、助力企業(ye) 發展、覆蓋創業(ye) 全生命周期、營造創業(ye) 氛圍等關(guan) 鍵點,加強“創業(ye) 培訓、創業(ye) 服務、創業(ye) 孵化、創業(ye) 活動”四創聯動,重點支持青年創新創業(ye) 、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更好釋放創業(ye) 帶動就業(ye) 的倍增效應。落實高效辦成“個(ge) 人創業(ye) ”一件事要求,為(wei) 創業(ye) 者提供“套餐式”服務。發揮好創業(ye) 孵化基地等載體(ti) 作用,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全流程支持。去年,創業(ye) 擔保貸款餘(yu) 額2700億(yi) 元,今年將繼續加大力度。 五是確保重點群體(ti) 就業(ye) 穩定。麵向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出台新一輪支持政策,穩定招聘規模,擴大“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人員數量,實施百萬(wan) 就業(ye) 見習(xi) 計劃,全麵推廣求職訓練營,推進“學曆證書(shu) +若幹職業(ye) 技能證書(shu) ”製度,提升就業(ye) 能力。麵向脫貧人口等農(nong) 民工,拓寬外出務工和就近就業(ye) 渠道,強化勞務協作、打造勞務品牌,加強大齡農(nong) 民工服務培訓支持力度,促進就業(ye) 增收。麵向就業(ye) 困難人員,加強針對性援助幫扶,切實兜牢民生底線。紮實做好退役軍(jun) 人安置和就業(ye) 服務工作。 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還將著力營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就業(ye) 環境,加強靈活就業(ye) 和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持續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zhuan) 項行動,依法查處就業(ye) 歧視、黑職介、招聘欺詐等違法行為(wei) ,保障勞動者就業(ye) 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