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架”不止“智駕”!嵐圖用技術“卷”贏對手?
發布日期:2025-04-24 10:04 來源:愛卡汽車

當友商們(men) 還在為(wei) 誰的智駕技術更先進、普及度更高而爭(zheng) 得麵紅耳赤時,嵐圖直接掏出“壓箱底兒(er) ”的家夥(huo) ——發布業(ye) 內(nei) 首個(ge) L3級智能架構“天元智架”。

“智架”與(yu) “智駕”,別看隻有一字之差,但它們(men) 的底層邏輯完全不一樣!

一、技術解析:嵐圖的“智架”,是炫技還是真需求?

嵐圖天元架構的核心是“智架”與(yu) “智駕”雙線並行。青雲(yun) 平台負責底盤、動力等機械層智能化,鯤鵬係統主攻高階智駕。這種“軟硬一體(ti) ”的思路,確實比單純堆激光雷達或算力更務實。

軸向磁通電機堪稱最大亮點。相比傳(chuan) 統徑向電機,體(ti) 積小40%、重量輕30%,單電機扭矩卻高達680N·m,甚至能四電機分布式驅動(總扭矩2720N·m)。這技術此前隻出現在千萬(wan) 級超跑上,嵐圖下放到量產(chan) 車,野心直指“電動時代的AMG”。但問題來了:用戶真的需要2720N·m的扭矩嗎?城市通勤或許過剩,但對標仰望U8的越野場景,這可能是嵐圖衝(chong) 擊高端市場的關(guan) 鍵籌碼。

全主動懸架的“跳坑”功能很吸睛。遇到障礙物直接抬輪躍過,堪比“馬路輕功”。但實際場景中,識別精度和響應速度能否匹配?發布會(hui) 上提到的10次/秒調節頻率,理論上比空懸快100倍,但用戶更關(guan) 心過減速帶時咖啡會(hui) 不會(hui) 灑?

二、智駕安全:48顆傳(chuan) 感器+1000TOPS算力,是冗餘(yu) 還是內(nei) 卷?

嵐圖鯤鵬L3係統堆料凶猛:光激光雷達就配了4顆(含700線超高清型號),總傳(chuan) 感器多達48顆,算力超1000TOPS。參數上碾壓當前主流L2車型,甚至超過某些宣稱“L2.999”的新勢力。

安全冗餘(yu) 設計值得點讚。雙備份線控轉向/製動、四電機獨立控製,明顯針對特斯拉“單踏板爭(zheng) 議”和小鵬AEB誤觸發等痛點。但硬件堆料背後,算法能否消化這麽(me) 多數據?發布會(hui) 上提到的“鯤鵬九算大模型”和“雲(yun) 端”場景訓練,仍需實車驗證。

L3級人機共駕邏輯更清晰。嵐圖明確主駕角色從(cong) “駕駛員”轉為(wei) “安全監督員”,支持短時脫手(刷劇/辦公),這比某些品牌模糊的“自動駕駛”宣傳(chuan) 更合規。但如何防止用戶濫用?三級預警(燈光+語音+座椅震動)和自動靠邊停車算是兜底方案。

三、行業(ye) 衝(chong) 擊:傳(chuan) 統大廠的智能化反擊戰?

嵐圖此次技術發布,可看作傳(chuan) 統車企對新勢力的“降維打擊”。不同於(yu) 蔚來換電或小鵬飛行汽車,嵐圖選擇從(cong) 底盤智能化切入——全主動懸架、後輪轉向、線控係統,全是提升駕控體(ti) 驗的“硬通貨”。

數智融合底盤可能是未來趨勢。橫向對比:特斯拉的“一體(ti) 壓鑄”降本,小鵬的“全域800V”提效,而嵐圖通過全線控底盤實現三向六自由度控製,走的是“機械素質+智能化”的融合路線。這種思路對BBA的衝(chong) 擊更大——畢竟德係豪華車的底盤調校優(you) 勢,正在被電子化解構。

成本與(yu) 量產(chan) 是關(guan) 鍵考驗。軸向磁通電機、四輪獨立驅動、超700線激光雷達,每一項都是“成本刺客”。參考嵐圖FREE現款售價(jia) (22.89萬(wan) 起),搭載天元架構的新車若想走量,定價(jia) 可能需要“掀桌子”。

多說兩(liang) 句:

嵐圖天元架構的發布,暴露出行業(ye) 現狀:新勢力卷屏幕尺寸,傳(chuan) 統車企卷機械革命。而用戶真正需要的,或許是一台“既能城市通勤無壓力,又能周末輕度越野;智駕不畫餅,死機不甩鍋”的車。

嵐圖這次技術秀,證明傳(chuan) 統車企也能玩轉智能化,但市場是否買(mai) 單還要看兩(liang) 點:

場景化體(ti) 驗:原地調頭、蟹行模式不能隻是發布會(hui) PPT功能,得像比亞(ya) 迪“雲(yun) 輦”那樣讓用戶感知到價(jia) 值;

安全信任建立:與(yu) 平安合作推出“智駕險”是妙招,但L3級責任劃分仍需政策護航。

2025年智駕賽道已進入“硬核技術+生態協同”的深水區。嵐圖這波操作,至少讓行業(ye) 看到:智能車不止有DeepSeek上車,更需要底盤會(hui)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