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贏乘用車大盤 7月新能源車銷量觀察
發布日期:2020-08-17 09:08 來源:愛卡汽車

    長期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高度依賴政府補貼,銷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補貼政策影響。隨著去年補貼明顯退坡,新能源車市場經曆了一次陣痛,並在此過程中形成了新格局。由於(yu) 多種因素的疊加影響,今年各月新能源銷量同比走勢均弱於(yu) 乘用車市場整體(ti) ,成為(wei) 了疫情後恢複增長的拖累項。好消息是,7月份新能源銷量同比及環比表現均強於(yu) 大盤,為(wei) 下半年開了個(ge) 好頭。

  乘聯會(hui) 數據顯示,7月國內(nei) 狹義(yi) 乘用車銷量達159.9萬(wan) 輛,同比增長7.9%,環比下降3.6%;1-7月累計銷量931.1萬(wan) 輛,同比下降18.5%。其中,新能源狹義(yi) 乘用車銷量8.3萬(wan) 輛,同比增長30.4%,環比下降0.9%;1-7月累計銷量39.8萬(wan) 輛,同比下降36.1%。

  TOP10陣型穩固

  7月份,(|)依然以絕對優(you) 勢拔得頭籌,單月銷量超過1.1萬(wan) 輛,達到了亞(ya) 軍(jun) 銷量的三倍左右。除Model 3外,其他暢銷車型也大多是榜單上的常客,如(|)、(|)EV、(|)等。(|)算是一個(ge) 例外,以同比逾18倍的增速勇奪季軍(jun) 。對於(yu) 一款合資電動車而言,這樣的市場表現顯得尤為(wei) 突出。

blob.png

              微藍6異軍(jun) 突起,7月銷量超過3400輛,位列新能源市場第三名。今年4月,(|)·純電也曾進入新能源TOP10榜單,但隨後便銷聲匿跡。通常而言,新能源車型銷量猛增是由於(yu) 公司客戶批量采購,例如網約車、政府采購等。微藍6是否擁有進入頭部市場的實力,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7月,國產(chan) 特斯拉Model 3後驅長續航版開始全麵交付,與(yu) 標準續航升級版攜手取得了11014輛的銷售成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Model 3強勢奪得當地銷量冠軍(jun) ,令眾(zhong) 多燃油車難以望其項背。短期來看,還沒有哪款新能源車能夠對Model 3形成真正的挑戰,其他車企暫時隻有羨慕的份兒(er) 。

  插電混動方麵,理想ONE與(yu) 寶馬530Le輪流坐莊,銷量均穩定在2000台量級上。7月份,理想ONE以109輛的小幅優(you) 勢超過寶馬530Le,成為(wei) 當月插混冠軍(jun) 。不過從(cong) 1-7月累計來看,寶馬530Le(12986輛)仍領先於(yu) 理想ONE(11945輛)。相比之下,插混車型受補貼退坡的影響小於(yu) 純電動車,成為(wei) 了合資車企的新一輪發力點。

                   理想ONE今年7月銷量為(wei) 2445輛,以微弱優(you) 勢超過寶馬530Le,奪得插電混動第一名。1-7月,理想ONE累計銷量達11945輛,在新勢力車型中僅(jin) 次於(yu) 蔚來ES6。

  7月上榜的新勢力車型依舊為(wei) 蔚來ES6和理想ONE。二者不僅(jin) 排名穩定在前10位,銷量表現也具備較強韌性,整體(ti) 來看受疫情影響不大。從(cong) 它們(men) 的成功不難看出,大空間SUV仍廣受新能源消費者追捧,在30萬(wan) 元區間獨具優(you) 勢。隨著客戶基礎逐步打牢,財務和資質問題得到解決(jue) ,頭部新勢力品牌有望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

  三大陣營初長成

  今年7月,TOP10車型銷量占新能源總銷量比例約46%,市場集中度呈現出降低趨勢,但依然居於(yu) 高位。這一現象表明,市場對新能源車的態度較為(wei) 保守,在琳琅滿目的車型中傾(qing) 向於(yu) 穩妥選項。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國內(nei) 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在補貼退坡後取得了新穩態,呈現出清晰的消費結構。

              三廂緊湊型車倍受中國市場追捧,這種消費偏好從(cong) 燃油車延伸到了新能源領域。緊湊型車提供了得體(ti) 的空間,駕乘感受比小型車有了明顯提升,售價(jia) 也比較親(qin) 民,受到家庭用戶青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細分市場中,廣汽新能源Aion S和比亞(ya) 迪秦EV銷量最為(wei) 穩固,長期穩定在前五名區間,構成了新能源第二梯隊。注:圖為(wei) Aion S。

  拋開特斯拉Model 3這位特殊選手不談,國內(nei) 新能源車市場初步形成了三大陣營。其中,純電動緊湊型車居於(yu) 首位,憑借均衡的產(chan) 品力和合理的售價(jia) 贏得了家庭消費者的認可。10萬(wan) 元以下的入門電動車同樣熱銷,以低廉價(jia) 格滿足了“免搖號代步”的通勤剛需。而在30-50萬(wan) 元區間,寶馬530Le、蔚來ES6和理想ONE三款暢銷車型特點各不相同,覆蓋了轎車、SUV、插混、純電等不同標簽。

              在30萬(wan) 元以上區間,消費者對能源形式的關(guan) 注有所弱化,而更在意車輛本身的體(ti) 驗。在中高端新能源板塊,暢銷車型品類更加多元,寶馬530Le(插混中大型車)、蔚來ES6(純電中型SUV)和理想ONE(插混中大型SUV)都經常出現在TOP10榜單上。注:圖為(wei) 寶馬530Le。

              純電微型車聚焦於(yu) 免搖號、低售價(jia) 兩(liang) 大關(guan) 鍵詞,暢銷車型包括奇瑞eQ、歐拉R1、E100等。隨著補貼大幅降低,車企加快了純電微型車的產(chan) 品升級節奏,旨在擺脫過去的粗放生存模式。不久前,上汽通用推出了(|)、(|)等微型電動車,著力強化10萬(wan) 元以下新能源產(chan) 品布局。注:圖為(wei) 新寶駿E300。

  下半年開局良好

  在半年點評中,我們(men) 曾預測下半年新能源銷量將迎來同比正增,這在7月份便得到了印證。2019年,新能源補貼經曆了3月和6月兩(liang) 次退坡,400km級電動車綜合補貼由7.5萬(wan) 元跌至2.5萬(wan) 元。補貼變動使得部分消費者將購車計劃提前,使得新能源銷量形成前傾(qing) 態勢,與(yu) 此對應的則是下半年市場環境遇冷。

  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看,去年下半年的低基數效應為(wei) 今年下半年的增長提供了機遇。今年一季度,疫情因素對汽車生產(chan) 和消費造成明顯抑製,而二季度開始,被抑製的需求開始逐步釋放。在7月這樣的傳(chuan) 統淡季,新能源銷量隻出現了不足1%的環比微降,強於(yu) 乘用車市場的整體(ti) 表現(環比-3.6%)。同比來看,7月新能源銷量增長逾30%,遠高於(yu) 7.9%的市場整體(ti) 增速。

                  下一步,提升續航裏程仍然是純電動車的核心趨勢,傳(chuan) 統車企與(yu) 新勢力車企在這一問題上具有高度共識。今年開始,主流市場上湧現出越來越多的600km級電動車,如(|)EV、(|)、廣汽新能源(|)和(|)。注:圖為(wei) (|)。

              合資品牌看似推出了不少“油改電”模式的純電動車,但其戰略重心並不在此。未來,合資車企一方麵將加快純電平台的研發和投放力度,另一方麵將繼續大力推廣插電混動車型。南北大眾(zhong) 明顯擴大了PHEV的覆蓋麵,、的PHEV則會(hui) 在不久的將來與(yu) 中國消費者見麵。注:圖為(wei) (|)。

  下半年,豪華品牌的電氣化動作料將穩步推進。(|)和(|)即將國產(chan) ,(|)正式走向交付,開始籌劃EQS總裝線,一切都在有條不紊中進行。

  編輯點評:7月新能源銷量數據無疑給下半年打了一針強心劑,不僅(jin) 恢複了同比正增,還上演了一出淡季不淡的好戲,環比幾乎沒有下滑。經曆了補貼退坡所帶來的陣痛,新能源板塊形成了更多元的結構,發展模式由粗放轉向精細。具體(ti) 到車型層麵,特斯拉Model 3依然牢牢占據榜首,中國品牌持續分化,合資品牌及豪華品牌暗流湧動。隨著更多實力產(chan) 品的加入,新能源車市料將更具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