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丨長城王鳳英關注中國汽車全球化
發布日期:2021-03-05 09:03 來源:愛卡汽車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將在北京召開。基於(yu) 對所在行業(ye) 深入調研與(yu) 實踐,總裁王鳳英將在本次大會(hui) 期間就中國汽車的全球化、智能化和新能源發展等問題提出三項議案建議,分別為(wei) :《關(guan) 於(yu) 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全球化發展的建議》、《關(guan) 於(yu) 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發展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建議》、《關(guan) 於(yu) 優(you) 化法律法規 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商用化落地的建議》。

  王鳳英總裁今年的議案建議聚焦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前沿領域,在汽車清潔化、智能化變革愈演愈烈,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格局重塑的背景下,著重關(guan) 注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化、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化、智能網聯汽車商用化等問題,以推動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搶占行業(ye) 發展製高點,實現彎道超車。

  響應國家雙循環發展格局 推動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全球化發展

  近年來,得益於(yu) 政策支持、技術創新、規模龐大等先發優(you) 勢,中國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2020年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確立,使中國汽車全球化發展迎來新契機,新能源汽車成為(wei) 重要突破口。

  然而,隨著以德、日等為(wei) 主的外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力,而中國新能源汽車仍以國內(nei) 布局為(wei) 主,“走出去”黃金窗口期壓縮,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在全球影響力較小,芯片、鈷資源等關(guan) 鍵技術或資源依賴進口等問題,使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全球化發展受阻。

  因此王鳳英總裁建議:

  一、製定5-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全球化發展規劃;

  二、扶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ye) 向全球發展;

  三、搭建自主的全球化供應鏈體(ti) 係,提升新能源汽車整體(ti) “走出去”實力;

  四、拓展國際經貿合作,帶動企業(ye) 互利共贏;

  五、製定新能源汽車關(guan) 鍵核心技術全球化自我保護的防禦機製。

  營造氫能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環境 加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化進程

  為(wei) 實現2030年碳達峰及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我國需發展車用氫能產(chan) 業(ye) ,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運行,提高可再生能源製氫比例,以加快推進低碳減排。

  然而,我國氫能產(chan) 業(ye) 戰略導向尚不明朗,支持政策尚不完善,加氫站管理缺位,車用氫能供給體(ti) 係尚不健全,關(guan) 鍵材料和零部件自主化能力還不足,整車製造及氫氣價(jia) 格過高導致產(chan) 業(ye) 化進程受阻。為(wei) 支撐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示範應用,我國亟需解決(jue) 產(chan) 業(ye) 發展所暴露出的種種問題。

  因此王鳳英總裁建議:

  一、製定氫能的國家級頂層設計,完善標準法規;

  二、引導加大氫燃料電池基礎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關(guan) 鍵部件的技術瓶頸;

  三、加快燃料電池汽車產(chan) 業(ye) 化能力,鼓勵多手段降低推廣成本;

  四、加強優(you) 質資源協同,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

  統籌協調機製 推進法律法規修訂 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商用化落地

  作為(wei) 跨產(chan) 業(ye) 融合創新的重要載體(ti) ,智能網聯汽車正推動著汽車產(chan) 品形態、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費結構和社會(hui) 運行方式等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並為(wei) 探索解決(jue) 汽車普及帶來的環境、能源、交通等社會(hui) 問題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然而,現行的產(chan) 業(ye) 管理方式在產(chan) 品標準、法律法規適用性、產(chan) 業(ye) 準入等方麵,難以適應科技創新的快速突破,限製、阻礙了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

  因此王鳳英總裁建議:

  一、加快形成跨部門、跨行業(ye) 、跨領域的統籌協調機製;

  二、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法律法規製修訂工作;

  三、處理好科技進步與(yu) 法律穩定性之間的關(guan) 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