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丨竺延風關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發布日期:2021-03-12 09:03 來源:愛卡汽車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於(yu) 日前正式召開,這是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hui) 議。愛卡汽車了解到,全國政協委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dang) 委書(shu) 記竺延風在本屆兩(liang) 會(hui) 期間,提交了《關(guan) 於(yu) 優(you) 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環境 積極創造商業(ye) 化落地條件的建議》,為(wei) 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建言獻策。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革命的驅動下,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wei) 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目前,智能網聯汽車已經走出實驗室,部分自動駕駛係統在乘用車上的搭載率逐步提升,並開始走向公開道路實際測試與(yu) 商業(ye) 化示範階段,在城市出租車、幹線物流、封閉園區物流、公交、環衛、末端配送等場景示範應用上,均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的發布,我國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路徑也愈發明晰。根據規劃,到“十四五”末,即2025年,我國部分自動駕駛、有條件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將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比例超過50%,高度自動駕駛級智能網聯汽車開始進入市場,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ye) 化應用即將實現,C-V2X終端新車裝配率將達50%。

  從(cong) 現狀看,竺延風指出,智能網聯汽車尤其是高度自動駕駛(HA)級智能網聯汽車還缺乏清晰的商業(ye) 化落地條件。主要表現在:我國現有法規條件下對自動駕駛汽車上路等存在規製,國內(nei) 相關(guan) 領域法規的立法相對滯後於(yu) 技術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配套的公共基礎設施和基礎應用還不夠完善,高精地圖的國家體(ti) 係尚未形成;高度自動駕駛(HA)產(chan) 品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範區的認證還缺乏統一標準,各示範區認證結果尚未互聯互通。

  竺延風建議,完善相關(guan) 立法,穩妥有序推進道路開放,具有較強的迫切性。有條件自動駕駛和高度自動駕駛產(chan) 品的商業(ye) 化落地,是智能網聯汽車“保障生命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促進節能減排、增進人民福祉”的必由之路,應以真實物理場景的用戶使用,推動技術進步、改善用戶體(ti) 驗。

  竺延風認為(wei) ,要結合“十四五”規劃,推動各地逐步完善與(yu) 智能網聯汽車相關(guan) 的基礎設施,加快示範城市建設。要發揮政策引導作用,通過設立專(zhuan) 項資金等加快推進試點,推動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完善車聯網交通設施,不斷提高交通安全水平。要加快形成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地圖的國家體(ti) 係,擴大高精地圖開放應用,在車輛精確定位、超視距感知、協同決(jue) 策等領域,為(wei) 自動駕駛解決(jue) 方案提供技術保障。

  另外,加強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範區的認證互通和數據共享,形成國家級數據中心也是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商業(ye) 化落地的重要一環。應在不同的示範區認證成果中博采眾(zhong) 長,加快統一認證標準和技術要求,推動認證互通和數據共享,提升自動駕駛汽車整體(ti) 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