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百度的印象還停留在PC時代的搜索引擎巨頭,那你可能需要補補課了。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與(yu) 控股集團共同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並將人工智能、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麵賦能給這家新公司。近期,百度CEO李彥宏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與(yu) 吉利合作的首款車型將集成百度最先進自動駕駛技術和AI能力,預計最遲於(yu) 2024年問世。
相比此前引起整個(ge) 行業(ye) 關(guan) 注,但至今未能找合作夥(huo) 伴(代工廠)的蘋果,以及多次強調不造車,隻聚焦ICT技術的華為(wei) ,百度汽車或許離我們(men) 更近,也更加值得我們(men) 關(guan) 注。
人工智能的時代就要來臨(lin) ,或者說它已經站在了我們(men) 的麵前。
在AI時代,汽車是萬(wan) 物互聯的一個(ge) 重要載體(ti) 。相比傳(chuan) 統車企巨頭以及在資本市場風卷殘雲(yun) 的新造車企業(ye) ,“軟硬通吃”的科技巨頭更有可能成為(wei) 智能汽車時代的核心玩家。比如成立於(yu) 1998年的穀歌,最初的業(ye) 務核心是搜索引擎,然後根據mobiles first戰略推出了移動互聯時代的Andriod操作係統。如今,穀歌正圍繞AI生態型公司的戰略定位,實施麵對AI時代的軟硬一體(ti) 化突圍。為(wei) 了實現萬(wan) 物互聯的長遠目標,穀歌正逐漸完成從(cong) 芯片到係統,再到智能硬件及智能汽車的全麵布局。
而在人工智能領域,有機會(hui) 與(yu) 蘋果、穀歌分庭抗禮的中國公司,目前來看大概隻有百度與(yu) 華為(wei) 。在這二者之間進行比較有些困難,但管中窺豹也可洞若觀火。一方麵,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深耕多年,與(yu) 多家傳(chuan) 統汽車巨頭進行了合作,擁有龐大的數據積累,並且已經實現了商業(ye) 化落地。另一方麵,百度擁有非常明顯的生態優(you) 勢。
以往,專(zhuan) 注於(yu) 某一個(ge) 單一的商品或領域,便有機會(hui) 讓一家公司實現突圍。但是在人工智能時代,單兵爆破的模式已然行不通。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大核心優(you) 勢便是“全棧”。我們(men) 可以通過一個(ge) 簡單的邏輯來理解百度的布局,芯片提供底層的硬件算力,智能助手是軟件集成,百度大腦提供智能輸出單元,Apollo是終端場景。放眼國內(nei) ,沒有一家科技公司可以做到如此全麵的布局。
百度2020財年業(ye) 績報告公布之後,李彥宏在電話會(hui) 議上提到,智能雲(yun) 、智能駕駛及智能助手、移動生態等新興(xing) 領域,將成為(wei) 公司未來的增長引擎。在2017年“All in AI”之後,如今百度幾乎將全部身家押注在智能汽車領域。百度每年的研發投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都維持在15%以上,大部分都用於(yu) AI技術,而這其中最為(wei) “燒錢”的無疑是智能汽車的相關(guan) 領域。
2020年12月,在第二屆Apollo生態大會(hui) 上,百度展示了智能交通、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最新進展,同時發布樂(le) 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jue) 方案,以及純視覺感知的高級別自動駕駛產(chan) 品。大會(hui) 結束之後,投資女皇凱瑟琳·伍德(Catherine Wood)旗下的ARK基金開始建倉(cang) 百度,而百度也是ARK 基金前十大重倉(cang) 股中唯一的中國企業(ye) 。
在智能座艙領域,Apollo已經與(yu) 超過70家車企、600多款車型展開合作,實現超過100萬(wan) 台的小度車載OS前裝量產(chan) 搭載,在2020年智能新車市場中占比第一。到2023年,預計搭載Apollo智能車聯的汽車將超1億(yi) 輛。在高精地圖領域,Apollo蟬聯市占率第一名多年,是、廣汽、長城、北汽、、威馬等頭部車企的選擇。
在智能駕駛方麵,Apollo智駕已開啟大規模量產(chan) ,並與(yu) 多家車企展開合作。百度與(yu) 偉(wei) 創力、賽靈思合作研發的自動駕駛ACU計算平台,已率先應用到威馬W6所搭載的AVP自主泊車係統中。該車能夠實現特定場景下的L4級自動駕駛,將會(hui) 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上市。未來3-5年,Apollo智駕產(chan) 品預計前裝量產(chan) 搭載100萬(wan) 台。
目前,Apollo擁有超過500輛的自動駕駛汽車,在全球近30個(ge) 城市進行開放道路測試,總測試裏程超過700萬(wan) 公裏,獲得專(zhuan) 利數超過2900件。在美國加州獲得開放道路無人駕駛測試許可的眾(zhong) 多企業(ye) 中,百度的MPI值(無人工幹預行駛的平均裏程數)位居第一。截至2020年12月,Apollo robotaxi及robobus已接待超過21萬(wan) 名乘客,並在國內(nei) 累計獲得199張測試牌照。
在智能交通領域,百度在去年4月發布了“ACE交通引擎”,這是全球第一個(ge) 車路行一體(ti) 化融合的全棧式智能交通解決(jue) 方案,目前已在國內(nei) 近20個(ge) 城市開展落地實踐。在廣州,百度現已完成智能交通項目的第一階段,包括部署Apollo V2X智能道路基礎設施和全球首個(ge) 服務多元出行的自動駕駛平台Mobility as a Service(MaaS),覆蓋廣州市黃埔區共102個(ge) 交叉路口。
相比傳(chuan) 統車企以及其他科技巨頭,百度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優(you) 勢在於(yu) 底層算法、高精度地圖、無人駕駛測試數據以及Apollo生態的一體(ti) 式融合。當大部分公司還在摩拳擦掌的時候,百度的智能駕駛已臨(lin) 近商業(ye) 化拐點。而且,百度的硬件部分也在快速補強。
缺“芯”之風,起於(yu) 青萍之末。電動車的普及,推動了智能駕駛的快速發展,從(cong) 而提升了車載芯片的需求。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全球汽車市場缺“芯”的情況愈演愈烈,芯片已經成為(wei) 發展智能汽車的一大軟肋。有分析認為(wei) ,車載芯片的旺盛需求將改變全球芯片產(chan) 業(ye) 的格局。在百度的AI戰略中,芯片也是核心之一。不久前,百度宣布旗下的昆侖(lun) 芯片完成了獨立融資協議的簽署,投後估值約130億(yi) 人民幣。
百度在2018年正式發布昆侖(lun) 芯片,昆侖(lun) 1於(yu) 2020年實現量產(chan) ,目前累計出貨超過2萬(wan) 片,應用在百度搜索引擎和百度智能雲(yun) 生態夥(huo) 伴等“人工智能+”場景。2019年7月百度AI開發者大會(hui) 上發布的鴻鵠語音芯片則是一款專(zhuan) 用芯片,麵對的是智能家居語音交互、智能車載語音交互、以及智能物聯等場景。智能音箱小度就是搭載了鴻鵠芯片,出貨量僅(jin) 次於(yu) 亞(ya) 馬遜和穀歌,位列全球第三。
在去年9月份舉(ju) 辦的百度世界2020大會(hui) 上,百度發布了采用7nm工藝的昆侖(lun) 2芯片。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財報中,百度首次公布了昆侖(lun) 芯片的進展:主要應用於(yu) 搜索、工業(ye) 互聯網、智能交通等業(ye) 務領域的昆侖(lun) 芯片2即將量產(chan) ,其性能相比昆侖(lun) 1提升了3倍。目前,國內(nei) 能夠與(yu) 英偉(wei) 達這樣的國際巨頭抗衡的,隻有百度、華為(wei) 和寒武紀。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昆侖(lun) 2不但可以為(wei) 百度的AI戰略提供算力上的支撐,還將在智能汽車領域扮演關(guan) 鍵角色。
雖然在傳(chuan) 統領域,百度已經掉隊BAT。但在智能汽車領域,最終模式一定是生態的對決(jue) ,而這也是百度重新崛起的機會(hui)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百度的合作夥(huo) 伴是吉利。我們(men) 拋開研發費用超過180億(yi) 的SEA浩瀚平台到底如何不談,作為(wei) 自主品牌銷量一哥的吉利,在產(chan) 業(ye) 鏈、成本管理、品控方麵等生產(chan) 製造環節有著非常成熟的體(ti) 係力。對於(yu) 百度汽車而言,這也是一種隱形的財富。
在智能汽車領域,百度可以說是蓄力已久。一旦“出山”,或許會(hui) 改變整個(ge) 行業(ye) 的打法。誠然,穀歌自2009年便啟動了自動駕駛項目,至今仍未能實現商業(ye) 化落地。由此可見,百度想要在這條賽道上脫穎而出也絕非易事。但至少在筆者看來,相比蘋果汽車,百度汽車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