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日前表示,預計到2030年將斥資1.5萬(wan) 億(yi) 日元(約合880億(yi) 人民幣)開發電池及其電池供電係統用於(yu) 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以期未來十年在關(guan) 鍵汽車技術方麵處於(yu) 領先地位。作為(wei) 電動汽車電池開發領域的領導者,豐(feng) 田表示,此舉(ju) 的目標是通過研究電池材料與(yu) 結構方式,將電池成本降低30%以上。
不過,豐(feng) 田並未透露此項計劃涉及的任何新工廠或地點。有媒體(ti) 推測,豐(feng) 田可能會(hui) 在中國和美國等主要市場進行投資,而在日本,豐(feng) 田正計劃通過與(yu) 鬆下的合資企業(ye) 擴大生產(chan) 。截至2022年3月的財年,豐(feng) 田預計電動汽車電池的投資將達到約1600億(yi) 日元(合94億(yi) 人民幣),是上一財年的兩(liang) 倍。目前,豐(feng) 田正在擴建旗下電池子公司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位於(yu) 日本兵庫縣和中國大連的生產(chan) 線。另一家子公司Primearth EV Energy也計劃提高日本宮城縣和中國工廠的產(chan) 能。
全球銷量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豐(feng) 田率先推出了廣受歡迎的普銳斯混合動力汽油電動雙擎汽車,並計劃於(yu) 2022年將推出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豐(feng) 田首席技術官前田昌彥(Masahiko Maeda)也曾明確指出:“對於(yu) 汽車來說,豐(feng) 田的目標是從(cong) 即將推出的緊湊型SUV車型bZ4X開始將能耗效率(即衡量每公裏用電量的指標)提高30%。”
除此之外,豐(feng) 田也是固態電池大規模生產(chan) 的領跑者。對於(yu) 汽車製造商來說,由於(yu) 能量密度更高、充電速度更快且不易著火,固態電池將是取得未來市場成功的關(guan) 鍵技術。如果開發成功,固態電池可以替代液態鋰離子電池。
目前,豐(feng) 田仍在繼續加緊研發,以期解決(jue) 固態電池使用壽命過短的弊端,同時由於(yu) 製造成本高加之使用過程中膨脹和收縮時容易破裂,固態電池的大規模生產(chan) 也亟待解決(jue) 。不過,豐(feng) 田已經確認,到2025年開始製造固態電池的目標沒有改變。“我們(men) 仍在尋找最好的材料。”前田昌彥解釋道。此外,豐(feng) 田還計劃在普銳斯等混合動力汽車中使用固態電池。
實際上,豐(feng) 田已經將未來發展的重點從(cong) 擁有電機和發動機的混合動力雙擎汽車擴大到純電動汽車。4月的上海國際車展上,豐(feng) 田就曾表示將在2025年之前推出15款純電動汽車,其中包括上述緊湊型SUV車型bZ4X。2021年5月,豐(feng) 田宣布,目標是到2030年銷售800萬(wan) 台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其中包括200萬(wan) 台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按地區劃分,純電動汽車或燃料電池汽車將占歐洲銷售額的40%、北美的15%以及日本的10%。
除了豐(feng) 田之外,全球第二大汽車製造商也同時發聲,計劃到2025年為(wei) 投資1,500億(yi) 歐元(約合1.15萬(wan) 億(yi) 人民幣)實現其向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的戰略轉型;並計劃到2030年,與(yu) 合作夥(huo) 伴在歐洲建立6家大型電池工廠。
電動車的核心就是電池、電機和電控這所謂的三電係統,盡管剛剛轉向純電動汽車路線,但是作為(wei) 混動技術的先驅,豐(feng) 田在電池的研究上也領先大多數汽車廠商,就連2170電池也是由豐(feng) 田美國內(nei) 華達州鋰電池工廠供貨。此次豐(feng) 田和大眾(zhong) 均花費巨資全力投入到三電係統的開發上,意味著電動化時代距離我們(men) 越來越近了。
編輯點評:其實豐(feng) 田汽車並不太看好電動汽車,甚至豐(feng) 田章男曾多次炮轟電動車,對於(yu) 現在進行中的“電動車革命”不滿。早在2015年豐(feng) 田就發布過一個(ge) “豐(feng) 田環境挑戰2050”戰略,將發展方向定在了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純電動車似乎被忽略不計。然而計劃不如變化快,在全球電動化浪潮下,豐(feng) 田自然需要在全球市場中分得一杯羹。豐(feng) 田電動化的更多消息,敬請關(guan) 注後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