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 《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
發布日期:2023-01-10 16:01 來源:华体会体育hth首页

       近日,國務院安委會(hui) 辦公室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wei) 便於(yu) 理解掌握《意見》內(nei) 容,紮實做好貫徹實施工作,現就有關(guan) 內(nei) 容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chan) 工作。2019年11月2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發表重要講話,就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ti) 係和能力現代化作出了全麵論述,強調要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設一支專(zhuan) 常兼備、反應靈敏、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應急救援隊伍;要強化應急救援隊伍戰鬥力建設,抓緊補短板、強弱項,提高各類災害事故救援能力;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打造尖刀和拳頭力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應急救援隊伍包括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提供了科學思想指引、根本政治保證和強大發展動力。

各地區、各有關(guan) 部門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積極推動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力量體(ti) 係建設,隊伍指揮管理體(ti) 係不斷健全、應急救援效能顯著提升、支撐保障能力明顯加強,已建成102支、2.2萬(wan) 餘(yu) 人的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在礦山、危險化學品、油氣開采和管道輸送、隧道施工等行業(ye) 領域事故搶險救援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骨幹作用,為(wei) 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保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要看到,實踐中仍然存在著隊伍管理體(ti) 製機製有待完善、教育訓練有待加強、專(zhuan) 業(ye) 救援技戰術水平有待提升、投入保障相對不足、先進適用裝備更新滯後、職業(ye) 保障政策尚不完善等方麵的問題。此外,隨著我國新型工業(ye) 化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實施推進,川藏鐵路、“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雄安新區等國家重大工程的建設運行,國家級化工園區、石油儲(chu) 備基地等高風險區的建設管理,進一步凸顯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對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力量的需求和當前隊伍建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

為(wei) 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應急管理、安全生產(chan) 重要論述精神和黨(dang) 的二十大有關(guan) 決(jue) 策部署,推動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發展盡快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破解當前隊伍麵臨(lin) 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救援隊伍的規模、結構、布局,促進隊伍整體(ti) 能力素質提升,真正打造成為(wei) 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的尖刀和拳頭力量,滿足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國家戰略需要,製定了本《意見》。

二、起草過程 

《意見》在起草過程中,始終把握站位要高、研究要深、發現問題要準、解決(jue) 舉(ju) 措要實的要求:一是深入調查研究。在全麵開展書(shu) 麵調研的基礎上,有重點地開展現場實地調研,多次組織召開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改革座談會(hui) ,召集地方應急管理部門、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和依托單位(企業(ye) )代表,就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在新時代應急救援工作中的職責定位、建設發展所麵臨(lin) 的困難和問題、如何推進隊伍高質量發展、更好擔負起處置重特大事故災害救援任務等,深入座談研討、研究對策措施。二是廣泛征求意見。《意見》起草過程中,在征求應急管理部相關(guan) 司局單位的意見並修改完善的基礎上,廣泛征求了有關(guan) 安委會(hui) 成員單位、省級應急管理部門、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及依托單位、安全生產(chan) 協會(hui) 的意見,並公開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征求意見,就收到的所有反饋意見,逐條認真研究,大部分予以采納吸收,使《意見》提出的目標、任務、措施等最大限度地符合實際、切實解決(jue) 問題,最終實現促進隊伍整體(ti) 能力提質升級的目標。同時,按有關(guan) 規定向國家發展改革委申請開展並通過了《意見》與(yu) 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三是注重統籌銜接。《意見》的研究起草工作聚焦於(yu) 完善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力量體(ti) 係、有效提升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能力,圍繞隊伍的職責使命、管理體(ti) 製、運行機製、保障措施等方麵的改革措施展開,與(yu) 《“十四五”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規劃》《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力量建設總體(ti) 方案》相銜接,同時推動更好地落實《安全生產(chan) 法》《生產(chan) 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guan) 要求。

三、總體(ti) 考慮 

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引,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訓詞精神,緊緊圍繞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和建設“專(zhuan) 常兼備、反應靈敏、作風過硬、本領高強”國家應急救援隊伍的總要求,著力抓好政治建隊、改革建隊、科技建隊、人才建隊和依規建隊,適應改革發展需要,全麵提升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整體(ti) 救援能力水平,在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和保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中發揮更大作用,為(wei) 堅決(jue) 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hui) 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堅持黨(dang) 的領導。加強黨(dang) 對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充分發揮各級黨(dang) 組織作用,確保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正確發展方向。

二是堅持“兩(liang) 個(ge) 至上”。樹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始終把保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圍繞快救人、多救人、減少財產(chan) 損失的目標要求,大力提升隊伍快速響應和高效處置能力。

三是實行共建共管。堅持政府主導、企業(ye) 負責,明確國家、地方、企業(ye) 各方責任和義(yi) 務,協同推進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鼓勵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支持隊伍建設。

四是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強化生產(chan) 安全事故專(zhuan) 業(ye) 救援能力建設,打造適應國家應急救援能力現代化需要的專(zhuan) 業(ye) 救援尖刀和拳頭力量,在立足本職的基礎上適度拓展應急救援服務領域。

五是堅持戰鬥力標準。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優(you) 化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布局,著力提升隊伍戰鬥力,抓緊補短板、強弱項,強化實戰化訓練演練,依靠科技裝備提高應急救援科學化、專(zhuan) 業(ye) 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四、主要內(nei) 容 

《意見》共分為(wei) 三個(ge) 部分。

第一部分明確了總體(ti) 要求。闡述了指導思想,提出了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原則,圍繞建設“專(zhuan) 常兼備、反應靈敏、作風過硬、本領高強”國家應急救援隊伍的總要求,提出了到2026年、2035年兩(liang) 個(ge) 階段發展目標,推動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救援能力適應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需要。

第二部分聚焦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建設,提出了九項主要任務。一是強化隊伍職責使命。進一步明確了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作為(wei) 國家常備應急骨幹力量,在專(zhuan) 業(ye) 救援、災害搶險、依托企業(ye) 事故預防、社會(hui) 化服務和科普宣傳(chuan) 等5個(ge) 方麵的職責任務。二是加強隊伍政治建設。通過加強黨(dang) 組織建設,強化黨(dang) 對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的領導,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武裝、紀律要求、作風建設來提高隊伍的履職能力。三是加強隊伍共建共管機製建設。明確應急管理部(含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中心)、省級應急管理機構和礦山安全監察局各省級局、依托單位三個(ge) 層級的職責,共同建好建強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四是加強隊伍調動指揮機製建設。按照“誰調動、誰負責”的原則,明確了應急管理部(含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中心)、省級部門和依托單位調動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開展救援的權限,並根據權限實施救援指揮和提供戰勤保障。提出了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參加事故災害救援時,在服從(cong) 現場指揮部統一指揮的同時,應健全完善隊伍現場救援指揮機製,為(wei) 科學安全高效救援提供組織保障。五是加強隊伍規範化建設。通過建立完善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標準、開展救援能力評估,建立隊伍準入退出機製,確保隊伍始終保持履行職責使命需要的戰鬥力。分類、分專(zhuan) 業(ye) 建立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標準,建立和實施分級考核驗收辦法,推進隊伍規範化管理。六是加強隊伍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圍繞提高隊伍快速出動能力、生命搜救能力、現場實戰能力、救援協同能力和戰勤保障能力,健全應急救援製度機製、強化訓練演練、完善協調聯動,實現科學救援、安全救援、高效救援。七是加強隊伍科技裝備建設。從(cong) 注重科技裝備研發、加強先進適用裝備配備和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等方麵,明確建立產(chan) 學研用協同攻關(guan) 開發機製,強調救援裝備與(yu) 隊伍承擔的救援任務相匹配,健全救援裝備、物資儲(chu) 備和調用機製,提升先進技術裝備水平和應用效能。八是加強隊伍人才建設。明確要拓寬渠道、搭建舞台、創造環境,切實鍛煉培養(yang) 救援指揮人才、工程技術人才和工匠技能人才隊伍,全麵提高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攻堅克難救援能力。九是加強隊伍職業(ye) 保障政策建設。依法依規使用企業(ye) 安全生產(chan) 費用保障隊伍救援技術裝備、設施配置費用支出。研究健全完善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職業(ye) 保障政策,解決(jue) 隊伍、隊員後顧之憂,為(wei) 隊伍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第三部分圍繞強化保障措施提出了三個(ge) 方麵具體(ti) 要求。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有關(guan) 單位、企業(ye) 和部門要提高站位,加強溝通協調和督促檢查,高標準推進各項建設任務。二是強化責任落實,按照工作分工,明確時間表、任務圖和責任人,形成齊抓共管工作合力。三是加強輿論宣傳(chuan) ,講好救援故事,為(wei) 推進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五、主要特點

《意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提出的一係列改革舉(ju) 措和工作任務,具有理論與(yu) 實踐相統一、繼承與(yu) 創新相結合的鮮明特征,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加強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指導性文件。

一是把握職責定位。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意見》提出,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是國家常備應急骨幹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生產(chan) 安全事故救援中彰顯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發揮主導作用,同時發揮好“一專(zhuan) 多能”作用、在自然災害搶險救援中貢獻力量。還要更加注重發揮預防作用,創新服務模式,積極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安全應急技術服務和科普宣傳(chuan) ,助力企業(ye) 強化源頭管控、事前預防,不斷提高社會(hui) 公眾(zhong) 安全和應急的意識能力,努力將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二是明確建設目標。麵臨(lin) 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事業(ye) 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意見》提出到2026年,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現有隊伍規模基礎上適度新建一批隊伍;到2035年,建立與(yu) 國家應急救援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體(ti) 係。這“兩(liang) 步走”發展目標明確了隊伍建設的主要方向和時間路線,既相互承接,又各有側(ce) 重。第一個(ge) 目標著力優(you) 化隊伍的規模、結構、布局,適度推動量的拓展,提高救援能力水平;第二個(ge) 目標在完成第一個(ge) 目標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質的全麵提升,形成依法應急、科學應急、智慧應急新格局。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經過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探索發展,我國走出了一條依托國有骨幹企業(ye) 建設專(zhuan) 業(ye) 化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的特色之路,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成為(wei) 生產(chan) 安全事故救援工作的專(zhuan) 業(ye) 中堅力量。與(yu) 此同時,對照新時代打造國家常備專(zhuan) 業(ye) 應急骨幹力量的標準,隊伍建設還存在諸多突出問題。《意見》以強化隊伍職責使命為(wei) 牽引,以加強隊伍政治、共建共管機製、調動指揮機製、規範化、應急救援能力、科技裝備、人才、職業(ye) 保障政策等八個(ge) 方麵的建設為(wei) 支撐,著力解決(jue) 製約隊伍建設發展的基礎性、源頭性、瓶頸性問題,促進隊伍整體(ti) 能力提質升級。

四是強化統籌協調。堅持係統觀念,統籌協調各方麵的力量和資源加強隊伍建設。結合我國國情和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特征,在總結長期以來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意見》提出隊伍由應急管理部(含國家安全生產(chan) 應急救援中心)與(yu) 隊伍屬地人民政府、依托單位三方采取聯合的方式進行建設和管理,各級安委會(hui) 成員單位要大力支持隊伍建設,鼓勵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支持隊伍建設;同時,在隊伍調動指揮機製、救援技術裝備聯合攻關(guan) 研發、人才招錄培養(yang) 、健全完善職業(ye) 保障政策方麵,注重發揮各方優(you) 勢和職能作用共同促進隊伍建設管理。在保障落實上,明確要求有關(guan) 安委會(hui) 成員單位、有關(guan) 中央企業(ye) 總部、各省級應急管理部門要提高站位、分工協作,努力形成各方麵勇挑重擔、齊心協力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