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999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以下簡稱《大典》)頒布,標誌著適應我國國情的國家職業(ye) 分類體(ti) 係的基本建立。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大典》先後於(yu) 2015年和2022年進行了兩(liang) 次修訂。《大典》現已成為(wei) 我國人力資源開發與(yu) 管理的指導性文獻。
進入新時代,為(wei) 拓展延伸《大典》的服務功能,發揮其在引領教育培訓改革、促進就業(ye) 創業(ye) 等方麵的作用,國家職業(ye) 分類大典修訂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組織骨幹專(zhuan) 家,成立專(zhuan) 家團隊,自2017 年開始持續開展職業(ye) 信息與(yu) 教育培訓項目(專(zhuan) 業(ye) )信息對應的理論和技術方法研究,形成初步研究成果。2022 年版《大典》頒布後,專(zhuan) 家團隊綜合運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校核等技術方法,編製了《職業(ye) 信息與(yu) 教育培訓項目(專(zhuan) 業(ye) )信息對應指引(2023年版)》(以下簡稱《指引》)。
《指引》是什麽(me) ? 該《指引》是以2022年版《大典》的職業(ye) 信息為(wei) 依據,與(yu) 技工院校、中等職業(ye) 教育學校、高等職業(ye) 教育專(zhuan) 科院校、高等職業(ye) 教育本科院校及高等普通教育本科院校的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目標、專(zhuan) 業(ye) 技術範疇、專(zhuan) 業(ye) 知識與(yu) 專(zhuan) 業(ye) 能力及應用、課程內(nei) 容等(專(zhuan) 業(ye) )信息進行一一對應,形成的對應關(guan) 係列表。 表中的職業(ye) 編碼和職業(ye) 名稱使用2022 年版《大典》中的描述信息;專(zhuan) 業(ye) 代碼指專(zhuan) 業(ye) 目錄中的代碼;專(zhuan) 業(ye) 名稱指列舉(ju) 的與(yu) 職業(ye) 有強或較強對應關(guan) 係的專(zhuan) 業(ye) 名稱;院校類型指開設該專(zhuan) 業(ye) 的院校類型名稱。 《指引》內(nei) 容按以下順序進行編排:首先,按職業(ye) 編碼依序排列。其次,按院校類型排序,即按普通本科、職教本科、技工院校2 級(技師班或預備技師班)、職教專(zhuan) 科、技工院校3 級(高級工班)、職教中職、技工院校4 級(中級工班)七種類型依次排列。再次,同類型院校按專(zhuan) 業(ye) 代碼依序排列。最後,按對應關(guan) 係強弱排序。
《指引》所稱的對應關(guan) 係是什麽(me) ?
《指引》所稱對應關(guan) 係是指,以職業(ye) 技術技能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的一致性程度、職業(ye) 技術技能與(yu) 專(zhuan) 業(ye) 知識能力的相似性程度為(wei) 基礎,通過職業(ye) 與(yu) 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信息分析,作出的關(guan) 聯性判斷。即職業(ye) 定義(yi) 、職業(ye) 技術領域、職業(ye) 主要工作內(nei) 容、職業(ye) 能力及應用等信息與(yu) 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目標、專(zhuan) 業(ye) 技術範疇、專(zhuan) 業(ye) 知識與(yu) 專(zhuan) 業(ye) 能力及應用、課程內(nei) 容等的關(guan) 聯程度。 《指引》從(cong) 技術層麵將對應關(guan) 係劃分為(wei) 強、較強、較弱、弱、無關(guan) 和無對應關(guan) 係,共六種。其中,“強”對應反映某職業(ye) 活動內(nei) 容與(yu) 某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目標對接指向性非常明確,描述信息比對吻合度為(wei) 90%至100%;“較強”對應反映某職業(ye) 活動內(nei) 容與(yu) 某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目標對接指向性非常明確,描述信息比對吻合度為(wei) 75%至90%。限於(yu) 篇幅和從(cong) 實用性考慮,《指引》僅(jin) 列舉(ju) 了職業(ye) 與(yu) 專(zhuan) 業(ye) 對應關(guan) 係中“強”與(yu) “較強”兩(liang) 類數據,其他(“較弱”“弱”“無關(guan) ”和“無對應關(guan) 係”)的數據則沒有列舉(ju) 。
《指引》的作用是什麽(me) ?
《指引》以權威部門公開發布的職業(ye) 和專(zhuan) 業(ye) 信息為(wei) 依據,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職業(ye) 和專(zhuan) 業(ye) 數據進行對應加工,實現職業(ye) 與(yu) 專(zhuan) 業(ye) 數據的科學鏈接,進而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指引》可以幫助人們(men) 認識職業(ye) 與(yu) 專(zhuan) 業(ye) 的內(nei) 在聯係,引導各類教育培訓機構主動適應產(chan) 業(ye) 發展和勞動力市場需求變化,樹立以就業(ye) 為(wei) 導向的辦學理念,以《大典》為(wei) 依據,科學合理設置和調整教育培訓項目(專(zhuan) 業(ye) ),提高人才培養(yang) 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對於(yu) 各類畢業(ye) 生選擇心儀(yi) 的專(zhuan) 業(ye) 或職業(ye) 等,《指引》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yi) 和幫助作用。
來源: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