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時對於駕培行業的意義與現狀情況
發布日期:2020-04-28 21:04 來源:华体会体育hth首页

牛文江

2020年4月23日,國交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牛文江在“疫情下的駕培行業應對措施及發展趨勢分析”雲端論壇上作出精彩演講,整理後內容如下,現分享給大家。

      為(wei) 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公安部交通運輸部關(guan) 於(yu) 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製度改革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5〕88號) 要求,根據《公安部、交通運輸部關(guan) 於(yu) 做好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製度改革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16〕50號)及交通運輸部駕駛員培訓製度改革重點任務分工安排,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承擔了《機動車駕駛員計時培訓係統技術規範》修訂、省級駕駛培訓監管服務平台建設、全國駕駛培訓數據交換與(yu) 服務平台建設以及與(yu) 公安部考試預約係統對接技術支持工作。

一、各項工作進展情況

       駕駛員培訓學時監管是落實《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與(yu) 考試大綱》的基本手段,是培養(yang) 安全文明駕駛員的根本保障,是提升行業(ye) 整體(ti) 服務能力和培訓質量的先決(jue) 條件,正視駕駛培訓行業(ye) 中的現存問題,嚴(yan) 格學時管理,嚴(yan) 格統一監管尺度是確保行業(ye) 有序、健康發展的頭等大事。

       一是完成計時培訓係統技術規範修訂工作。緊密結合駕駛培訓考試製度改革要求,以問題為(wei) 導向,從(cong) 信息化頂層設計出發,按照“監管分離、規範市場;軟件升級、硬件兼容”的原則,完成了《機動車駕駛員計時培訓係統平台技術規範》及《機動車駕駛員計時培訓係統終端技術規範》的修訂工作,並於(yu) 2016年5月12日正式公告(交通運輸部2016年第17號公告)。



       二是自主研發省級駕駛培訓監管服務平台。為(wei) 加快各地建設步伐,我中心自行投資,完成了省級駕駛培訓監管服務平台V1.0版,經過3年的實踐,現已升級到V3.0版本。目前,為(wei) 四川、內(nei) 蒙、江西等省提供使用。截止目前,我中心累計投入800多萬(wan) ,根據各省需求提供了相應的個(ge) 性功能升級。



       三是完成全國駕駛培訓監管平台建設工作。完成了全國駕駛培訓數據交換與(yu) 服務平台架構設計,實現了全國駕培機構、教練車、教練員及計時平台、遠程教育平台的統一編碼管理功能。完成了與(yu) 省級駕駛培訓監管服務平台數據交換功能模塊的開發與(yu) 數據交換接口測試及壓力測試工作,細化了學員學時審核規則,完善了教練員同時帶教、不在培訓場地內(nei) 培訓、非本人培訓檢測等功能。為(wei) 保障《教學大綱》的學時要求奠定了基礎,為(wei) 下一步全國聯網工作奠定基礎。

       2019年,全國除吉林、西藏外30個(ge) 省市(包括新疆建設兵團)建設了省級駕駛員培訓監管係統,吉林省已將係統推廣應用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全國平台共收到30個(ge) 省、市、自治區(包括新疆建設兵團)傳(chuan) 輸的駕駛員培訓行業(ye) 數據,累計收到駕培機構信息16557家,教練員信息72.6萬(wan) 人,培訓車輛信息60.7萬(wan) 輛。2019年度年新增學員2987.1萬(wan) 人,年度結業(ye) 21.5萬(wan) 人。

       截止2020年4月,實現與(yu) 公安交管考試係統對接的省份包括:北京、遼寧、福建、海南、寧夏、重慶、江西、內(nei) 蒙古、廣東(dong) 、黑龍江、河南、江蘇、浙江、天津、甘肅、河北、上海共17個(ge) 省市。

       其中:北京、遼寧、福建、海南、寧夏、重慶、江西、內(nei) 蒙古共14個(ge) 省份為(wei) 省級層麵係統對接,江蘇、浙江為(wei) 各地市級層麵係統分別對接;天津、甘肅、河北向公安交管部門傳(chuan) 輸了數據,但公安部門並沒有啟用學時。

       上海與(yu) 公安部門同步了學員學車報名信息,並形成了聯動機製。此外,雲(yun) 南、湖南兩(liang) 省已啟動與(yu) 公安部門對接工作,山東(dong) 日照通過本市數據中心平台與(yu) 公安實現了市級數據共享。

二、學時應用的根源問題

       一是駕駛員培訓行業(ye) 處於(yu) 較為(wei) 嚴(yan) 重的產(chan) 能過剩狀態。在嚴(yan) 重產(chan) 能過剩的市場環境下,在沒有行業(ye) 品牌效應的前提下。駕培機構麵對行業(ye) 成長增漲和激烈競爭(zheng) ,隻能被動采取價(jia) 格戰等低級競爭(zheng) 手段應對,培行業(ye) 陷入“越打價(jia) 格戰經營環境越差,市場越差越要降價(jia) 謀生存”的怪圈。低價(jia) 競爭(zheng) 勢必帶來學時的減少,培訓質量的下降,當活都活不下去的時候,誰還會(hui) 考慮培養(yang) 安全文明駕駛員的初衷。

       二是滿學時培訓與(yu) 應試教育難以在短期內(nei) 調和。

       學時培訓問題應屬於(yu) 社會(hui) 現象,需從(cong) 幾方麵說明:

       ——從(cong) 駕培機構角度來看,在沒有形成品牌化服務定價(jia) 的情況下,價(jia) 格成為(wei) 市場競爭(zheng) 的唯一手段,且長期以來形成較為(wei) 固定的市場規則。降價(jia) 就要降成本,降成本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減少培訓學時,減到什麽(me) 程度合適,即減到學員基本能夠通過考試為(wei) 準。

       ——從(cong) 學員學車角度來看,大多數學員學車仍是以能夠盡快通過考試為(wei) 主,而非熟練掌握駕駛技能為(wei) 目標,多學一個(ge) 學時就有時間成本。“拿證後,有時間再去練”這是大多數學員的真實想法。學員學車學時到什麽(me) 程度,同樣為(wei) 能夠通過考試為(wei) 準。

       三是掛靠使得落實學時更加難上加難。長期以來,“掛靠合作經營”的方式在駕培行業(ye) 極為(wei) 常見,個(ge) 別看似車輛規模很大的駕培機構,其車輛並非自有。經過多年的演變,掛靠教練員成了招生主體(ti) ,駕培機構成為(wei) 收管理費、場地使用費的主體(ti) ,喪(sang) 失了自主招生能力,喪(sang) 失了企業(ye) 管理話語權。在這種情況下,在以教練員為(wei) 主體(ti) 的培訓過程中,教練員個(ge) 體(ti) 行為(wei) 將更加關(guan) 注自身成本支出,以盡快將學員能送出去(考出去)為(wei) 目標,當在要求滿學時,教練員指使、引導學員配合造假的情況非常普遍。

       四是駕培機構存在想計時難計時的矛盾思想。部分正規化辦學的駕培機構非常願意進行計時培訓,按學時培訓是杜絕低價(jia) 競爭(zheng) 、規範市場行為(wei) 、打擊非法培訓的基本保障手段。但目前,受到各地監管尺度不同的影響,迫於(yu) 成本壓力、學員流失壓力,使得嚴(yan) 格按學時培訓難以實行,去年上海榮安駕校的虧(kui) 損就是鮮活的案例。長期以往,駕培行業(ye) 還將經曆一個(ge) 長期痛苦的供給側(ce) 改革過程。

       五是部分地區尚未開放的計時培訓市場使駕培機構產(chan) 生抵觸。部分地區駕培機構仍然沒有自主選擇計時平台的權力,地方管理部門或行業(ye) 協會(hui) 組織了各種形式的招標入圍,圈定了計時平台及終端的選擇範圍,利在於(yu) 防止駕培機構自主選擇可配合造假的計時廠家,弊在於(yu) 收費偏高,服務無法保障,難以更換,一旦參與(yu) 或配合造假更加嚴(yan) 重,同時,對行管部門或協會(hui) 產(chan) 生的不信任和腐敗現象的質疑,引起了一些駕培機構的抵觸。

三、做好監管工作的建議

       一是鍵全管理製度,嚴(yan) 格落實教學大綱。駕駛技能是一項熟能生巧的技能,需要時間來沉澱,量變才能質量,落實教學大綱是最基本的教學要求。因此,建議在《道路交通安全法》、《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修訂過程中,進一步明確學時管理要求,明確操作措施及相應的處罰方式,為(wei) 建立學時監管體(ti) 係提供政策依據。

       二是打造全國一盤棋,規範駕駛培訓行為(wei) 。駕駛員培訓的社會(hui) 化,學員學車的流動性要求學時管理必須全國一盤棋,建議一個(ge) 監管係統、相同標準、相同尺度開展計時培訓監管工作。這樣駕培機構才能堅定信心,才能確保相關(guan) 製度的有效落實,否則將會(hui) 出現類似部分地區學員流失的實際情況,再好的製度也難以落地。

       三是求同存異,強化與(yu) 公安交管理部門合作。從(cong) 道路運輸安全角度考慮,交通與(yu) 公安部門有著共同的目標,可與(yu) 公安交管部門進一步溝通數據共享範圍及形式。建議實現與(yu) 公安部門的總對總共享,即全國駕駛培訓監管平台實現與(yu) 公安考試係統的部級層麵對接。

       四是充分發揮協會(hui) 在行業(ye) 規範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協會(hui) 具有聯係廣泛、組織健全、人才薈萃等特點和優(you) 勢,現代治理體(ti) 係中不可缺失的組成部分。建議充分發揮協會(hui) 在行業(ye) 自律、協調、服務的積極作用。全麵掌握行業(ye) 動態,有利於(yu) 各項管理製度的落實。

       五是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有序推進。行業(ye) 問題經多年積累,在短期內(nei) 改變學員、教練員的現有觀念認識存在難度,建議分步實施,有序推進,逐步要求,利用2年左右時間通過優(you) 勝劣汰逐步建立規範有序的市場秩序,避免出現大規模學時造假,法不責眾(zhong) 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