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駕駛樂趣不來自馬力堆疊,而來自精準的掌控感
發布日期:2025-05-07 10:05 來源:愛卡汽車

         電驅時代,駕駛正在被“量化”,駕駛樂(le) 趣也正在被“參數化”。

         曾經隻有少數性能車才能擁有的動力,如今已經被電機所突圍。電動技術讓生猛的動力現在變得觸手可得,甚至於(yu) “馬力過剩”。在這個(ge) 背景下的駕駛樂(le) 趣,似乎隻變成了電機瞬時爆發時的強烈推背感。並且,這也成為(wei) 了目前很多廠商在宣傳(chuan) 駕駛樂(le) 趣時的一個(ge) “高光點”,以及一種趨勢。

          作為(wei) 一直以操控和駕趣著稱的寶馬,並沒有排斥電驅化對於(yu) 產(chan) 品定義(yi) 和技術發展所帶來的改變。隻是寶馬所追求的目標,在這股趨勢裏顯的有些“另類”:當其他品牌都在單純追求性能參數上的爽時,寶馬卻依然堅持著對於(yu) 操控的“執念”。

就像在上海車展上,對寶馬集團駕駛體(ti) 驗高級副總裁米希亞(ya) 爾·阿尤比博士專(zhuan) 訪時,他所提到的:“寶馬始終堅信,駕駛樂(le) 趣不來自馬力堆疊,而來自精準的掌控感。”

       【寶馬總有最純粹的初心】

         在車展前,寶馬在上海上演了一場“駕控大秀”。

         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通過極限漂移、急速變線、高速製動、極限爬坡等一係列極限操控,展示出了在電驅時代下,什麽(me) 才是寶馬式的駕趣。

     “新世代將駕駛樂(le) 趣提升到全新維度。采用全新的車型架構和全新的智能電子電氣架構,充分反應了寶馬的DNA。”阿尤比說。

那新世代車型的DNA是什麽(me) 呢?

         在這裏,阿尤比首先引入了一個(ge) 概念:偏轉線。既在扭轉載荷作用下,車體(ti) 可能會(hui) 發生形變。在此影響下,車身形變越小越好。而在電動時代,動力電池位於(yu) 車體(ti) 底部,駕駛艙本身剛性是很強的,但前後懸的剛性就沒有那麽(me) 強。這樣的應力分布對於(yu) 操控容易產(chan) 生不利的影響。

          所以在駕駛中,保持受力線性均勻分布,讓打方向盤的車身相應完全跟輸出力道呈線性關(guan) 係,便會(hui) 讓操控變的精準。這是新世代車型的第一個(ge) DNA。

“每一次轉向、加速、製動,都應該是駕駛者與(yu) 機械之間的線性對話。”阿尤比說。

         第二個(ge) DNA,則是讓行駛中側(ce) 傾(qing) 軸心盡可能貼近車體(ti) 的重心,讓駕駛更加穩定。同時,相比較燃油車的扭矩傳(chuan) 遞過程,純電車型扭矩傳(chuan) 遞沒有延遲,對駕駛體(ti) 驗的要求也因此更加複雜。所以在這個(ge) 前提下,寶馬的新世代車型就采用了全新一代智能電子電氣架構,並搭載了首創“駕控超級大腦”(Heart of Joy)。

          其首次將動力和底盤控製域合二為(wei) 一,整合了轉向、製動、動力傳(chuan) 統、能量回收等係統,實現了毫秒級的相應。而這麽(me) 做的目的也非常明確:讓車輛反應更快的同時,感知更清晰、操控更真實。

         就像阿尤比說的那樣:“電驅時代不是駕駛樂(le) 趣的終點,而是再進化的起點。”當然,寶馬也做到了。在“駕控超級大腦”(Heart of Joy)的加持下,自研的BMW動態性能控製係統(DPC)會(hui) 根據輪胎、懸架以及駕駛者的操作,給到駕駛者更加精確、穩健的反饋。

         可以說,無論是“駕控超級大腦”(Heart of Joy),還是BMW動態性能控製係統(DPC),寶馬的初心依然隻有一個(ge) :在電驅時代,追求真正的駕趣,把駕駛感還給駕駛。

     “駕駛感,是工程和感知共同雕刻的產(chan) 物。從(cong) 輪胎與(yu) 地麵接觸的那一刻起,結構、重心、剛性分布等每一處設計,都是為(wei) 了塑造一個(ge) '人車合一'的動態響應係統。哪怕是在濕滑路況下,車也應當以可預測的方式回應駕駛者。”阿尤比說。

      【“你會(hui) 覺得自己是最棒的司機”】

     “真正的樂(le) 趣,是人與(yu) 車之間的默契互動,而不是程序接管後的無感漂浮。”阿尤比一語點破了電驅時代駕趣所麵對的問題。

          這其中的底層邏輯便是,如何在駕駛中一直保持駕駛者的“手感”。本次上海車展上的一個(ge) 信號是,很多車企都宣布了要量產(chan) 純電傳(chuan) 的線控轉向技術。

實際上,早在25年前,寶馬就開發了自己第一款線控轉向。但隨之寶馬也發現了一個(ge) 問題:線控轉向切斷了方向盤、輪胎、地麵之間的聯係。電子模擬輪胎和地麵的相互作用,但無法準確獲取地麵信息,比如雨雪天氣的濕滑路麵。

         就像寶馬中國研發中心自動駕駛副總裁裴一凡所說:“用模擬的方式實現轉向信息和路麵反饋,依然並不完美。”說白了,就是駕駛員的手,感受不到路況。

         所以,寶馬在新世代車型便沒有采用這一技術。為(wei) 的就是用駕控係統以線性方式讓司機感受到路麵反饋,從(cong) 而感知駕駛操控狀況。同時,據阿尤比介紹,當前BMW駕趣概念車隻是一個(ge) 測試平台,用於(yu) 在極限條件下測試“駕控超級大腦”。之後,第一款新世代車型量產(chan) 後將會(hui) 應用這一技術,並且也將應用於(yu) 寶馬未來所有車型,但會(hui) 根據不同驅動係統進行針對調校。

     “你會(hui) 覺得自己是最棒的司機。”阿尤比說。

         除此之外,保持駕駛者“手感”的另一方麵,則在於(yu) 對駕駛輔助技術的態度。可以肯定的是,寶馬對此有著自己的技術積累,但對於(yu) 其應用以及在駕駛中的呈現,卻有著自己的理解。

    “再智能的係統,也不能失去'手感'。”在他看來,駕駛輔助的本質,是仍應該保留真實的路麵反饋。一但失去與(yu) 地麵的感知聯係,駕駛就會(hui) 變成一場靜默的算法。

        的確,當下一些關(guan) 於(yu) 駕駛輔助係統的技術展示,更多的是在表達一種“算法全能感”。但實際上,算法總會(hui) 存在小概率的Corner Case。而小概率事件一旦發生,則將直接影響駕駛安全。

         所以,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寶馬一直在強調的“駕駛在環”的原因。正如阿尤比所說的:“駕駛輔助不是接管你,而是成就你。,因為(wei) 真正的安全來自人和係統的共生,而不是誰取代誰。技術進步的價(jia) 值,在於(yu) 讓人更專(zhuan) 注、更從(cong) 容、更有信心地駕駛。”這也是“手感”的另一重重要性。

         而在被問及當未來駕駛輔助係統真正的高度發展之後,駕駛員被轉化為(wei) 具有乘客角色時,該如何繼續保持駕駛樂(le) 趣?阿尤比的回答也可以說是再次強調了駕駛樂(le) 趣對於(yu) 寶馬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讓輔助發揮作用,蜿蜒山路則喚醒純粹駕駛快感。這不是妥協,而是一種自由的切換。我們(men) 相信,技術和激情可以共存,舒適與(yu) 掌控能夠並行。”

      【總結】

          在充斥著各種用動力性能“顛覆業(ye) 內(nei) ”的語境下,寶馬對於(yu) 駕駛樂(le) 趣的堅持和創新,看起來並不顛覆。但從(cong) 更深入的角度來看,這反而是一種最大的“顛覆”。因為(wei) 寶馬創造的,生產(chan) 的,並非是一台隻會(hui) 在車輪上輸出誇張動力的性能怪獸(shou) ,或者是一台所謂的“智能設備”。而是把智能真正的融入到汽車之中,以此讓駕駛這台車的人,獲得與(yu) 時代而進步的全新的駕駛樂(le) 趣:那種對車的掌控感,以及對駕駛的激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