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成都車展,依然透露出一種集體(ti) 焦慮的情緒。
有的品牌大幅度縮減展台規模,力圖降本增效。有的品牌則在產(chan) 品擴張與(yu) 戰略收縮之間搖擺,試圖找到一個(ge) 更討巧的姿態,快速跟進市場變化的趨勢 。
顯然,大家追求的還是怎麽(me) 能“快速上量翻盤”。
但更核心的問題,卻沒有說清:用戶為(wei) 何選擇自己?自身又如何健康的“活下去”?

解決(jue) 這兩(liang) 個(ge) 核心問題,並非是要在社交媒體(ti) 上造爆款流量,也不是單純直白的壓縮經營成本。而如何從(cong) 務實出發,形成自身的戰略定力。顯然,在整體(ti) 焦慮的市場裏,這種定力,反而是一種稀缺。
但這種定力,卻在林肯中國顯得格外的清晰。在本次成都車展的媒體(ti) 群訪中,林肯中國總裁賈鳴鏑也表達的十分堅定:不聊 “技術炫技” 或 “規模承諾” 的這些“大”話題,而是直接點出了當下豪華品牌的生存痛點:
“現在行業(ye) 裏很多動作看起來熱鬧,但沒觸及根本 。 經銷商賺不到錢,再大的網絡都是虛的。用戶找不到‘非選你不可’的理由,再全的配置也留不住人。林肯的‘穩’,就是要避開這些虛的,隻做能解決(jue) 根本問題的事。”
這種 “穩” 並非保守停滯,而是拒絕 “為(wei) 了動作而動作” 的理性選擇。
【別人都做加法,林肯先做減法】
“穩是林肯在各個(ge) 方麵業(ye) 務的主基調,現在不做過於(yu) 激進冒險的事情,隻做穩的事情 。不管是經銷商網絡的優(you) 化,還是產(chan) 品定位的調整,甚至是營銷舉(ju) 措,都要圍繞‘讓網絡健康、讓用戶認可’來展開。”賈鳴鏑說。
可以說,正是這份以 “解決(jue) 根本問題” 為(wei) 核心的 “穩”,讓林肯在豪華車市的混沌期走出了差異化路徑:先不追大家都追的短期風口,而是把讓經銷商“輕裝盈利”的渠道減負,放在首位。

所以,我們(men) 就看到了,當新勢力仍在以 “千店計劃” “圈地”時,林肯的 “星火燎原計劃” 卻在做著減法。不去擴張,而是 “更替優(you) 化”。
賈鳴鏑直言,林肯的渠道邏輯從(cong) 一開始就不是 “求量”:
“林肯現有 100 家經銷商,其中 75%~80% 能正常運營,但還有 20% 多因市場波動或集團戰略調整陷了進去,我們(men) 要做的是‘更替’,不是從(cong) 100 家硬衝(chong) 到 130 家。”
這一邏輯的落地,體(ti) 現在一組 “減負數據” 上。
過去開一家林肯 4S 店需投資 2000 萬(wan) ~3000 萬(wan) ,而 “星火燎原計劃” 下的輕量化門店單店投資僅(jin) 400 萬(wan) 。按年底 30 家輕量化門店的目標計算,整個(ge) 網絡的資金負擔將減少數億(yi) 元。
更關(guan) 鍵的是運營成本的 “瘦身”。目前林肯中國的經銷商展廳,已經從(cong) 此前的數千甚至上萬(wan) 平方米壓縮至 1000 平方米左右。這就讓經銷商運營成本直降 40%。而現有的 75-80 家健康經銷商,今年年底前也將完成 50% 以上的輕量化改造,整體(ti) 網絡運營成本預計下降 30%。

“減負不是降服務標準,是讓經銷商能‘輕裝上陣’賺錢。” 賈鳴鏑博士用實際案例佐證:8 月已開業(ye) 的 8 家輕量化門店中,星輝集團旗下 5 家均實現 “當月開業(ye) 、當月盈利”,核心秘訣是 “零服吸收率” 的重構。
過去林肯經銷商的售後零服吸收率(售後利潤覆蓋運營成本的比例)僅(jin) 60%~70%,剩餘(yu) 30% 需靠新車銷售填補,一旦新車市場波動,壓力陡增。而輕量化門店通過成本下降,零服吸收率能做到 “大於(yu) 1”,即售後利潤足以覆蓋整店運營成本,新車銷售利潤直接轉化為(wei) 純收益。
在他看來,這種 “減法” 才是豪華品牌渠道的 “抗風險根本”。正如他所說的:“我們(men) 要讓 80%~90% 的經銷商能穩定盈利,而不是靠規模衝(chong) 量、靠降價(jia) 換銷量 。網絡健康了,才能接住用戶的信任。”
【用卡位的產(chan) 品,做實林肯的產(chan) 品力】
在這次成都車展上,林肯帶來了航海家的兩(liang) 款新車:39.88萬(wan) 的總裁版和預售25.88萬(wan) 的啟航版。
而這兩(liang) 台車,也自然成為(wei) 了林肯產(chan) 品戰略的關(guan) 鍵產(chan) 品。
對此,賈鳴鏑也毫不避諱地指出,過去航海家的 “短板” 在於(yu) 價(jia) 格空當:“航海家是林肯現在的核心主力產(chan) 品,但過去往下接不到冒險家,因為(wei) 中間有比較大的價(jia) 差,往上到飛行家之間也有空當 。用戶要麽(me) 覺得‘夠不著’,要麽(me) 覺得‘沒必要’,這就流失了一部分潛在用戶。”

而兩(liang) 款新車的推出,正是為(wei) 了 “拉滿航海家的戰線”。
啟航版作為(wei) 兩(liang) 驅版本,除驅動係統外,配置與(yu) 四驅車型一致,25.88 萬(wan) 的預售價(jia) 大幅縮小了與(yu) 冒險家的價(jia) 差,精準擊中城市用戶的需求:消費者日常城市用車其實不需要四驅,沒必要讓用戶為(wei) 用不上的配置買(mai) 單。
“啟航版就是用入門價(jia) 守住豪華底線,72 項配置不縮水,讓 25 萬(wan) 級用戶也能摸到‘純正美式豪華’。”賈鳴鏑說。
總裁版 39.88 萬(wan) 的定價(jia) ,則向上銜接飛行家的低配市場,將航海家的覆蓋範圍從(cong) 25 萬(wan) 延伸至 40 萬(wan) 。這個(ge) 價(jia) 格帶是豪華 SUV 的‘主戰場’。
在賈鳴鏑看來:“要讓航海家成為(wei) 這個(ge) 區間的全能選手。既滿足追求性價(jia) 比的用戶,也能接住想升級豪華體(ti) 驗的用戶。”
更重要的是,這種卡位始終圍繞林肯 “小而精” 的產(chan) 品邏輯。
“林肯展廳展車布局,5 台車其實是合理的。即使未來更新產(chan) 品,也不會(hui) 從(cong) 5 變成 8 或 10,而是在現有細分市場上深化。把每款車的‘陣地’守牢,比盲目擴產(chan) 品線更有效。”
【什麽(me) 是林肯的“全路況豪華”?】
當越來越多中國品牌用 “大空間、智能屏” 定義(yi) “新豪華” 時,林肯與(yu) 賈鳴鏑也清醒地意識到,林肯需要守住 “別人抄不走的基因”。
這就是“全路況豪華”。他直言,過去的 “大尺寸、靜音” 已不是高門檻。

“電動化時代,電動車軸距天然大,沒有發動機也更靜音,沙發、冰箱更是能堆砌的配置。這些是林肯的‘生存基礎’,但光靠這些,用戶不會(hui) ‘非選林肯不可’。”
所以,林肯對於(yu) “全路況豪華”也非常巧妙、明確,甚至於(yu) 說很務實。
“‘全路況’就是有路的地方都能去,不管是泥濘、沙石還是炮彈坑,它至少是路;但沒有路的地方,我們(men) 不建議去。這和路虎的‘全地形’不一樣。”
這種差異,本質上是用戶需求的區隔。
賈鳴鏑也用一個(ge) 形象的比喻解釋:路虎的用戶抵達目的地的時候,可能褲腳還沾著泥。而林肯車主抵達時依然儀(yi) 表堂堂。“我們(men) 的用戶要的是有結果的探索。”賈鳴鏑說。

這就是說;“抵達的過程可以有挑戰,但林肯的車主不能受苦、冒險。”他補充道。
當然,這也是來自於(yu) 林肯背後,福特集團的百年技術積累。
賈鳴鏑說:“領航員對比攬勝有大梁優(you) 勢,極端路況通過性更強;衛士越野能力強,但舒適性遠不如林肯。就像探險者能做昆侖(lun) 巔峰版,飛行家同樣有這個(ge) 底盤實力,隻是用更豪華的體(ti) 驗呈現。這種底盤調校、車身剛性,不是 5 年 10 年能建立的,是百年品牌的‘家底’。”
【不冒進,小而精】
今年以來,傳(chuan) 統海外品牌的電動化開始全麵提速。
在談及新能源轉型這個(ge) 備受關(guan) 注的問題時,賈鳴鏑並沒有給出 “全麵電動化” 的激進承諾,反而堅持 “不拓新、隻深化” 的路徑。
“如果林肯要做新能源,是會(hui) 在與(yu) 現款車型同樣的細分市場上,去做一個(ge) 全新的新能源產(chan) 品。我們(men) 不會(hui) 再做更多的細分市場,產(chan) 品更新一定基於(yu) 現有的幾個(ge) 細分市場。”
當前,林肯以 FHEV(油電混動)技術為(wei) “過渡支點”。

“林肯 Z、冒險家、航海家的電混版已經很成功,福特 FHEV 技術和豐(feng) 田一樣強,在油耗、續航、動力上平衡得很好。這是我們(men) 鞏固燃油車市場的‘利器’。”
同時,他也坦言中國市場的特殊性:“中國未來可能沒有純油車,會(hui) 是電混、插電、增程等電驅為(wei) 主的形式,所以我們(men) 也在布局這些技術,但節奏不會(hui) 冒進。”
這種 “不冒進的穩”,也源自於(yu) 福特體(ti) 係的 “用戶先導” 邏輯。
據賈鳴鏑透露,林肯在啟動新能源規劃前,花了半年時間回答 “靈魂三問”:
“福特會(hui) 先問‘你的用戶是誰?他為(wei) 什麽(me) 買(mai) 你不買(mai) 別人?你能提供什麽(me) 不一樣的?’不是先看技術多牛,而是先看用戶要不要。”
“這和‘技術先行’的思路不一樣,但能避免‘為(wei) 了電動而電動’的浪費。”賈鳴鏑說。
而對於(yu) 目前行業(ye) 內(nei) 普遍的“光速上新”現象,他也表達出林肯對於(yu) 穩的追求。
“一款車研發縮到 24 個(ge) 月已是極限,必須經曆兩(liang) 次冬試、兩(liang) 次夏試。但凡比這短的,一定沒做完完整測試。林肯不會(hui) 邊開發邊上市,這是百年豪華品牌的責任。”
【成都,成都】
“成都對林肯有特殊意義(yi) 。”
連續兩(liang) 年來到成都車展,賈鳴鏑也表達出成都對於(yu) 林肯的重要意義(yi) 。
首先,是“市場核心”。
“四川是西區重點市場,成都、重慶對整個(ge) 西區影響太大 。 林肯成都的 4 家經銷商現在狀態都很好,這是品牌的‘區域根基’。”賈鳴鏑說。
其次,是“用戶契合”。
“成都用戶會(hui) 享受、肯為(wei) 享受花錢,甚至願意提前消費。這和林肯的‘豪華體(ti) 驗’定位太契合了。而且西南多山地、多複雜路況,剛好是‘全路況豪華’的天然檢驗場,用戶能親(qin) 身感受到林肯的穩和舒適。”
目前,這種契合,已轉化為(wei) 實際成果。

比如林肯 Z 的 “一口價(jia) ” 調整,就是針對區域市場的精準動作。“我們(men) 內(nei) 部爭(zheng) 論了兩(liang) 個(ge) 月才定下來 。選林肯 Z 是因為(wei) 它是唯一的轎車,不影響 SUV 體(ti) 係,還能快速提升保有量,給經銷商售後‘造血’。調整後林肯 Z 銷量翻倍,林肯市占率也從(cong) 年初的 1.5%~1.6% 回升到 1.8%~1.9%。”賈鳴鏑指出。
在他看來,區域深耕不是 “撒網”,而是 “紮樁”。
“西南市場的核心是四川,我們(men) 在雲(yun) 南、貴州、廣西的網絡布局和用戶開拓,都圍繞成都這個(ge) ‘錨點’展開。把一個(ge) 區域做透,比在十個(ge) 區域‘淺嚐輒止’更有價(jia) 值。”
【總結】:
當行業(ye) 陷入 “顛覆式創新”+“唯快不破” 的集體(ti) 焦慮時,林肯所堅持的 “穩”,始終是 “抓核心、棄虛功” 的戰略定力。
“穩不是不行動,是不盲目行動。經銷商的盈利問題、用戶的選擇理由,這兩(liang) 個(ge) 核心問題不解決(jue) ,再炫的戰略都是空中樓閣。”賈鳴鏑強調。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2025年成都車展上林肯所反複強調的“穩”,並不是一個(ge) 吸引眼球,創造流量的故事。但如果從(cong) 整個(ge) 行業(ye) 的角度看,這反而是一種難得的清醒。因為(wei) 林肯要做的是穿越市場的周期,一直在市場健康發展。
所以在一個(ge) 充滿不確定的市場裏,真正的破局,往往不是什麽(me) 追到風口的妙招,而是紮穩根基。畢竟, 渠道健康了,就能接住用戶;產(chan) 品精準了,就能留住用戶;品牌清晰了,就能打動用戶。
一切由此,就形成了一個(ge) 能健康持久發展的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