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後一家頭部車企業上市 奇瑞汽車成就今年港股最大車企 IPO紀錄
發布日期:2025-10-20 09:10 來源:愛卡汽車

 9月25日上午9時30分,隨著港交所銅鑼清脆敲響,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奇瑞汽車”,股票代碼:9973.HK)正式登陸香港交易所主板。這場曆時21年的上市征程終獲圓滿,不僅(jin) 標誌著中國最後一家未上市的頭部整車企業(ye) 正式擁抱資本市場,更以募資91.5億(yi) 港元成為(wei) 2025年港股最大車企IPO項目,為(wei) 這家深耕汽車領域28年的中國自主品牌開啟全球化新篇章。

  二十年磨一劍:從(cong) 蕪湖小草房到全球舞台

  奇瑞汽車的上市之路堪稱一部“逆襲史詩”。自1997年誕生於(yu) 安徽蕪湖一間簡陋的“小草房”工廠,奇瑞便以“技術破局”為(wei) 使命,從(cong) 首款車型風雲(yun) 下線打破合資壟斷,到連續23年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冠軍(jun) ,其成長軌跡始終與(yu) 中國汽車工業(ye) 的崛起同頻共振。然而,資本市場的門檻卻一度成為(wei) 奇瑞的“阿喀琉斯之踵”——從(cong) 2004年首次啟動A股IPO計劃,到多次借殼、重組嚐試,均因市場環境、政策調整等因素折戟。

  “上市不是終點,而是奇瑞全球化戰略的新起點。”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在上市儀(yi) 式上感慨。2024年2月,奇瑞終於(yu) 叩響港交所大門,盡管8月因財務數據更新一度中止,但公司僅(jin) 隔一日便重啟申請,並補充2025年一季度業(ye) 績數據,展現出“勢在必得”的決(jue) 心。最終,這場“馬拉鬆式”的上市征程以超額認購、市值突破千億(yi) 港元的成績畫下句點,標誌著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從(cong) “市場換技術”到“技術換資本”的時代跨越。

  業(ye) 績與(yu) 技術雙輪驅動,全球化布局中的“全能選手”

  招股書(shu) 顯示,奇瑞汽車近三年業(ye) 績呈現“爆發式”增長:2022年至2024年,營收從(cong) 926億(yi) 元增至2698億(yi) 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70%;2024年更是創下229.5萬(wan) 輛全球銷量紀錄,位列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第二、全球第十一位,且成為(wei) 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車企業(ye) 中唯一實現新能源、燃油車、國內(nei) 、海外四大板塊銷量同比均增長超25%企業(ye) --其中新能源銷量激增265%,燃油車增長29%,國內(nei) 外市場均增長超35%,這種“全品類、全市場”均衡增長態勢被業(ye) 界稱為(wei) “奇瑞現象”。

  技術層麵,在“瑤光2025”戰略驅動下,奇瑞在核心領域實現一係列“從(cong) 0到1”的突破:自主研發的第三代 1.6T/2.0T發動機,熱效率突破44%;鯤鵬混動C-DM係統,實現“零百加速4.9 秒、虧(kui) 電油耗3.8L”的行業(ye) 標杆表現;自研的“奇瑞智駕”實現L2 + 級功能全場景覆蓋。這些成果構建了奇瑞參與(yu) 全球競爭(zheng) 的技術護城河。

  資本賦能新階段:從(cong) “產(chan) 品出海”到“生態出海”

  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在上市儀(yi) 式後透露:“未來三年,我們(men) 要實現從(cong) ‘產(chan) 品出海’到‘生態出海’的跨越。”據采訪時透露,奇瑞計劃在2025年底前,在歐洲建立首個(ge) 海外研發中心;2026 年在德國、法國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星途”的定製化車型;同時在東(dong) 南亞(ya) 、非洲市場新增 4 座海外工廠,將海外年產(chan) 能提升至150萬(wan) 輛。按照規劃,到2027年,奇瑞全球銷量目標鎖定350萬(wan) 輛,其中海外銷量占比超50%,力爭(zheng) 躋身全球乘用車企業(ye) 銷量前十,成為(wei) 真正具備全球競爭(zheng) 力的“世界級汽車品牌”。

  成功上市僅(jin) 是奇瑞“二次創業(ye) ”的第一步。麵對特斯拉、比亞(ya) 迪等巨頭的競爭(zheng) ,尹同躍坦言:“壓力巨大,但動力更足。我們(men) 將以‘歸零心態’重新出發,用技術創新定義(yi) 新豪華,讓奇瑞成為(wei) 全球用戶信賴的‘中國名片’。”

  總結:隨著港股鍾聲的餘(yu) 韻漸散,站在港交所的聚光燈下,尹同躍望向遠方:“28年前,我們(men) 在這裏(蕪湖)的荒灘上造出第一輛車;今天,我們(men) 要從(cong) 這裏走向世界。”奇瑞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全球資本,書(shu) 寫(xie) 中國汽車工業(ye) 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