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百度李彥宏為自動駕駛等建言獻策
發布日期:2021-03-05 09:03 來源:愛卡汽車

      在2021全國兩(liang) 會(hui) 前夕,愛卡汽車獲悉,今年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提交5份提案,涉及自動駕駛和智能交通、智慧養(yang) 老進社區、互聯網平台數據開放共享、人工智能教育體(ti) 係建設、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等。

  ▼《加快自動駕駛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讓老百姓出行更綠色便捷,實現碳達峰目標》

  李彥宏委員表示,交通是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民生問題之一,也是碳排放的重要領域之一。大力發展低碳交通,利用人工智能、5G 等新技術,加快自動駕駛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讓老百姓出行更綠色便捷,實現碳達峰與(yu) 經濟高質量發展協調統一。

  他建議,國家層麵進一步加強政策創新,支持自動駕駛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滿足老百姓的美好出行需求,早日實現交通領域碳達峰的目標。具體(ti) 建議包括:國家層麵進一步加大政策創新的力度,為(wei) 自動駕駛規模化商用開辟合法化路徑;建立由各級政府、產(chan) 業(ye) 界和學術界共同參與(yu) 的自動駕駛規模化商用推進機製;加速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進程,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5G 等技術,構建低碳、高效、便捷的交通係統;鼓勵企業(ye) 加大自動駕駛汽車及關(guan) 鍵軟硬零部件研發創新,促進自動駕駛汽車普及。

  ▼《加快推動智慧養(yang) 老進社區,用科技讓老年人的生活更簡單更幸福》

  近年來,多地呈現“9073”的養(yang) 老格局,即90%的老人依托社區居家養(yang) 老,7%的老人在社區機構養(yang) 老,3%的老人在養(yang) 老院等機構養(yang) 老。但就目前社區情況而言,真正能夠係統性開展養(yang) 老服務工作的還僅(jin) 限於(yu) 經濟條件較好的部分城市社區。在社區養(yang) 老人力資源不足的現實情況下,智能音箱等智能設備既能便利老年人的生活,也能幫助社區實現養(yang) 老管理智能化,更好地滿足老年人養(yang) 老需求。

  對此,李彥宏委員建議相關(guan) 部門加強政策引導,鼓勵更多智能設備進社區,拓展和深化智慧養(yang) 老服務。

  首先,加速實現與(yu) 老年人相關(guan) 的醫療服務與(yu) 健康管理設備智能化,通過智能音箱、可穿戴設備等智能設備幫助老年人對健康醫療數據進行收集與(yu) 跟蹤,從(cong) 而更好地管理健康;加快建設搭載在智能設備中的適老化綜合管理信息服務平台,打通社區服務資源和衛生醫療資源,麵向老年人提供家醫服務、慢病管理、緊急呼叫等綜合服務。

  其次,引導企業(ye) 擴大適老化智能設備供給,全麵普及以語音為(wei) 核心,結合眼神、手勢等多模交互的人工智能助手,將其搭載到老年人常用的設備中,讓老年群體(ti) 在日常生活的各個(ge) 場景都能享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便捷。

  最後,依托人工智能產(chan) 品和技術,在具備條件的城市選擇老年人較多、陪護需求較高的社區進行智慧養(yang) 老試點。

  ▼《加強互聯網平台數據開放共享,讓網民便捷獲得信息》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商、社交、資訊、餐飲、打車、教育、醫療等每個(ge) 領域都湧現出大量的應用程序(APP)。每一個(ge) APP 為(wei) 了爭(zheng) 奪用戶,都會(hui) 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來構建自己的信息內(nei) 容,這些信息隻在自己的 APP 內(nei) 可見,隻有注冊(ce) 用戶才能使用。長此以往,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和服務都被割裂在一個(ge) 個(ge) 應用程序中,每個(ge) APP 都成為(wei) 封閉的“信息孤島”。

  對此,李彥宏委員建議,一是有關(guan) 部門選取老百姓獲取信息服務密切相關(guan) 的領域作為(wei) 試點,如資訊信息,構建不同互聯網平台之間信息共享的機製,打破現有“信息壁壘”模式,促進信息和知識的自由流動,逐步引導規範互聯網開放生態的回歸,提升用戶體(ti) 驗;二是強化互聯網平台的數據開放及安全監督工作,對各平台的信息開放共享和信息質量開展評估。

  ▼《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多層次教育體(ti) 係建設,讓更多人實現高質量就業(ye) 》

  當前,人工智能帶來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經開始重塑社會(hui) 就業(ye) 結構。這主要體(ti) 現在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自身發展需要大量高端人才,算法工程師、計算機視覺等特定技術方向的崗位數量大幅增加;二是技術進步培育新業(ye) 態,創造了一批原來沒有的新職業(ye) ,打開了就業(ye) 新空間。

  然而現階段人工智能行業(ye) 人才培養(yang) 與(yu) 產(chan) 業(ye) 技術發展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體(ti) 現在人工智能職業(ye) 技術教育處於(yu) 起步階段,遠遠無法滿足新就業(ye) 對技術人才的需求。

  對此,李彥宏委員建議引導校企聯合,支持龍頭企業(ye) 成為(wei) 人工智能人才培養(yang) 的重要支撐力量,共同打造麵向高等教育、職業(ye) 教育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xi) 、自動駕駛等課程;支持龍頭企業(ye) 參與(yu) 新職業(ye) 論證開發,加大人工智能領域相關(guan) 職業(ye) 技能等級證書(shu) 開發和推廣,及時將新技術用於(yu) 學生和從(cong) 業(ye) 人員的技術技能評價(jia) 中;在政府指導下,引導龍頭企業(ye) 、平台企業(ye) ,研判產(chan) 業(ye) 和人工智能技術融合過程中產(chan) 生的新需求,加強人工智能領域新業(ye) 態新場景研究,設立人工智能職業(ye) 技術發展景氣指數監測體(ti) 係等,並及時發布人才需求預測。

  ▼《開設網絡安全教育課程,加強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

  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wei) 1.75億(yi) ,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使用手機作為(wei) 上網工具的占比高達93.9%。相較於(yu) 成年人,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自我防護能力,他們(men) 在享受網絡便捷的同時也麵臨(lin) 著更大的網絡風險。例如,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對未成年人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wei) 。

  因此,加強未成年人的網絡安全教育,不僅(jin) 是保護其免受網絡違法行為(wei) 侵害的重要防線,更能從(cong) 源頭上防範和治理網絡安全問題。

  李彥宏委員建議,政府主管部門牽頭,加快建立統一標準的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體(ti) 係,鼓勵社會(hui) 各主體(ti) 積極參與(yu) ,讓未成年人網絡安全的“保護網”更牢固。

  首先,政策層麵加強頂層設計,將網絡安全教育全麵納入中小學課程體(ti) 係;其次,在政府部門指導下,鼓勵互聯網企業(ye) 參與(yu) 網絡安全教育;最後,推動全社會(hui) 形成關(guan) 注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