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萬輛的全球啟示 比亞迪如何改寫“中國智造”出海口
發布日期:2025-10-21 10:10 來源:愛卡汽車

10月9日,在巴西巴伊亞(ya) 州卡馬薩裏,比亞(ya) 迪第14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宋Pro的鑰匙被正式交到巴西總統盧拉手中。這場儀(yi) 式遠非普通的交車流程,選擇在比亞(ya) 迪海外獨資工廠完成裏程碑節點的發布,且由總統級人物站台,這都預示著比亞(ya) 迪僅(jin) 用不到兩(liang) 年的時間,便將“中國智造”的旗幟插向了南美市場腹地,在南美大陸刻下了中國車企的新高度。

活動現場上,巴西總統盧拉在致辭中表示,比亞(ya) 迪的到來令他倍感自豪,比亞(ya) 迪巴西乘用車工廠的意義(yi) 就在於(yu) 讓卡馬薩裏和巴伊亞(ya) 人民重拾尊嚴(yan) 。王傳(chuan) 福則在儀(yi) 式上感謝中巴兩(liang) 國政府、合作夥(huo) 伴及用戶的長期支持。

王傳(chuan) 福向盧拉交付比亞(ya) 迪第14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

其實細算下來,比亞(ya) 迪汽車已經進入巴西已超過了11年,現在,比亞(ya) 迪的電動大巴已行駛到了巴西的大街小巷。截至目前為(wei) 止,比亞(ya) 迪在巴西已擁有超17萬(wan) 名車主,並連續兩(liang) 年成為(wei) 巴西新能源市場的銷冠。這些數據都表明了,比亞(ya) 迪與(yu) 巴西政府深度綁定的戰略關(guan) 係。

值得一說的是,在新車下線儀(yi) 式前夕,經過巴伊亞(ya) 州議會(hui) 表決(jue) ,比亞(ya) 迪巴西工廠正門前的道路已正式更名為(wei) “比亞(ya) 迪路”。這是繼美國蘭(lan) 卡斯特和泰國羅勇以外,海外第3條以“比亞(ya) 迪”命名的道路,命名方式均與(yu) 比亞(ya) 迪生產(chan) 基地緊密相連。南美洲首條比亞(ya) 迪路,也成為(wei) 了比亞(ya) 迪品牌全球化布局的又一個(ge) 縮影。

巴西巴伊亞(ya) 州比亞(ya) 迪路

另外,在活動現場,王傳(chuan) 福還同時宣布了一個(ge) 消息,比亞(ya) 迪將為(wei) 今年在巴西帕拉州貝倫(lun) 舉(ju) 辦的第30屆聯合國氣候大會(hui) (COP30)提供30台定製新能源車,實現低碳接駁。並且在大會(hui) 結束後,這批車輛還將贈予當地學校和公共機構,繼續服務巴西社會(hui) ,助力綠色出行。

王傳(chuan) 福現場致辭

一邊是歐美車企電動化轉型集體(ti) 放緩的窗口期,另一邊卻是比亞(ya) 迪全球化布局的加速期,之所以出現如此“冰火兩(liang) 重天”的全球格局,都源於(yu) 比亞(ya) 迪所透漏出來的全新的出海模式,巴西市場的大獲成功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一舉(ju) 多贏式的彎道超車。

過去中國車企出海多依靠性價(jia) 比與(yu) 局部市場突破,而比亞(ya) 迪在巴西建廠的同時同步部署磷酸鐵鋰電池工廠,實現從(cong) 整車製造到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覆蓋。這種“全產(chan) 業(ye) 鏈出海”模式,標誌著中國製造業(ye) 從(cong) 技術追隨者向標準製定者的身份轉換。

而且比亞(ya) 迪在巴西帶動就業(ye) 、培育供應鏈的深度本土化策略,構建了更可持續的競爭(zheng) 壁壘。數據顯示,其巴西工廠預計2025年實現年產(chan) 15萬(wan) 輛,並創造5000個(ge) 崗位,這種“利益共同體(ti) ”模式更易穿透貿易保護主義(yi) 壁壘。

其實像巴西等這些新興(xing) 市場,大多都曾因燃油車產(chan) 業(ye) 鏈薄弱長期受製於(yu) 跨國車企,而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浪潮中,比亞(ya) 迪通過輸出完整的電動化解決(jue) 方案,也為(wei) 資源國提供了“跳過燃油時代”的躍遷可能。

寫(xie) 在最後:

比亞(ya) 迪正以“紮根式”的全球化擴張,完美實現了中國汽車從(cong) 市場換技術到技術創市場的出海思維轉變,在國際化與(yu) 本地化融合發展的大戰略下,打造全產(chan) 業(ye) 鏈出海的新模式,持續推動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的綠色轉型與(yu) 可持續發展。第14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的下線,將會(hui) 是“中國智造”出海的一個(ge) 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