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默13天後,小米汽車終於發聲了!
發布日期:2025-10-28 10:10 來源:愛卡汽車

10月上旬,成都一輛小米SU7 Ultra發生碰撞起火後,多名路人嚐試救援但無法打開車門。事發後,一向高調的小米汽車罕見選擇了“靜默處理”。該事件在網絡上持續發酵,有關(guan) 小米汽車隱藏式門把手的設計安全問題成為(wei) 公眾(zhong) 焦點。

10月24日,小米汽車終於(yu) 傳(chuan) 來重磅消息——推出跨年購置稅補貼方案,針對2025年11月30日前鎖單且因廠商原因跨年交付的用戶,推出最高1.5萬(wan) 元的購置稅差額補貼,覆蓋小米SU7係列、YU7係列及SU7 Ultra係列車型。這一舉(ju) 措既是對用戶購車成本顧慮的直接回應,也折射出其在輿論風波後,以實際行動鞏固市場信任、推動訂單轉化的布局思路。

小米汽車官方微信公眾(zhong) 號上次更新還是13天前

據官方透露,小米汽車全係車型訂單量已“遠超預期”。這一方麵印證了消費者對小米造車實力的認可,另一方麵也讓“交付周期”成為(wei) 潛在關(guan) 注點——畢竟購置稅優(you) 惠政策的時間節點,直接關(guan) 係到用戶的購車成本。

小米汽車將補貼範圍嚴(yan) 格限定在“因自身生產(chan) 、運輸等責任導致2026年交付”的情形,通過“尾款減免”的方式覆蓋購置稅差額,最高1.5萬(wan) 元的補貼上限也充分考慮了用戶的實際支出場景。這一設計既保障了用戶的核心利益,又規避了非廠商責任下的成本風險,展現出小米在用戶服務層麵的精細化運營。

小米此舉(ju) 具有多重意義(yi) :其一,消除用戶購車顧慮,進一步刺激訂單轉化,鞏固其在智能電動車市場的“破局者”地位;其二,傳(chuan) 遞品牌溫度,將“用戶至上”的理念從(cong) 手機生態延伸至汽車領域,強化品牌忠誠度;其三,應對行業(ye) 共性挑戰,在新能源汽車交付周期與(yu) 政策紅利的博弈中,為(wei) 用戶提供了“確定性保障”,這一模式也為(wei) 行業(ye) 提供了差異化服務的參考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