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以“冬芽”為(wei) 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shu) 論壇進入第二天議程,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發表《創新驅動 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分享了全球主流汽車企業(ye) 電動化的時間表,例如到2025年是33%,大眾(zhong) 是25%,是50%,他認為(wei) 如此激進的目標是被這條鯰魚刺激所致。
同時,曾毓群表示,今年上半年歐洲新能源市場同比增長52%,而中國則同比下降了44%。他預測,在這一升一降之間,歐洲電動汽車的銷售量超過中國,世界第一大電動車市場的稱號,今年會(hui) 被歐洲搶走。他還分享了寧德時代在材料創新、係統結構創新、智能製造創新、商業(ye) 模式創新方麵的嚐試和進展,認為(wei) 唯有在這些方麵創新的突破才能帶來真正的持續發展。
以下為(wei) 演講實錄:
我們(men) 的思考,可能還不僅(jin) 從(cong) 汽車的產(chan) 業(ye) 上來思考,還是考慮整個(ge) 新能源產(chan) 業(ye) ,包括發電。因為(wei) 我們(men) 大家現在的新能源汽車用的是電池,但是電可能還是舊能源發的電,我們(men) 希望將來是不是能夠變成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對於(yu) 我們(men) 人類來說,它的意義(yi) 是什麽(me) ?電動汽車如果能夠變成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個(ge) 儲(chu) 能的器件,這對於(yu) 電動汽車發展,未來的變革,它是一個(ge) 聯合融合的發展,是我們(men) 最深的發展。
我的報告題目是創新驅動,一直講創新驅動,我們(men) 覺得如果沒有真正的創新,所有的可依賴的資源,可能會(hui) 越來越少。
我的報告第一個(ge) ,基本上我們(men) 叫做風雲(yun) 突起,我們(men) 如何變而通之。第二個(ge) 科技引領,具體(ti) 是什麽(me) 呢,在我們(men) 理解內(nei) 是四維創新,第三個(ge) 是同心協力,共譜新篇。
大家知道,全球氣候在變暖,所以能源轉型勢在必行,這個(ge) 圖很重要的一點,氣溫上升,這個(ge) 確實是我們(men) 人類需要把握的地方。最近夏天在福州,號稱全中國最熱的城市,我覺得我們(men) 福建人福州人更努力一點,要把溫度降下來。
大家可以看到,根據《巴黎協定》,2020年基本上電力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是24%,到了2050年是86%,這個(ge) 變化特別特別重要,也是特別大的。我們(men) 在這個(ge) 大背景之下,講能源變革,汽車的電動化。
目前電動化大勢所趨,每個(ge) 人都清楚,能源變革,尤其是最近歐洲,碳排放指數很多車廠不達標,逼著很多車廠做電動車。其實他做電動車,如果充電還是從(cong) 化石能源來的,不見得能夠達標。所以可再生能源比較緊迫,所以把石油、化石能源、煤炭和石油變成可再生能源是一定要做的。
第三個(ge) 車企轉型,還有消費升級。得益於(yu) 我們(men) 汽車同行做出的努力,把汽車變得有趣一點,智能化一點,以後更多的娛樂(le) 、智能的都是從(cong) 電作為(wei) 能源。
最後一個(ge) 就是基礎設施,感謝我們(men) 現在的新基建,我們(men) 充電樁的基礎設施變化也非常大。
基本上這是一些預測,我們(men) 可以看到,2019年到2025年的年複合增長率是32.5%,在這個(ge) 產(chan) 業(ye) 上還需要很多的投資投入跟產(chan) 能的變化。目前大家也看到,很多國家已經開始禁售燃油車的計劃,最重要的像日本、德國,真的是汽車強國或者是汽車大國,他們(men) 的目標到2050年,我們(men) 聽起來還是挺遠的,但是我覺得以後的速度可能比這個(ge) 快很多。
我們(men) 接觸全球的所有的車企,他們(men) 對電動化的布局,確實是非常積極的,而且在不斷的變化中。原來的車企,比如說部分的車企,他建一個(ge) 平台是希望能夠既做燃油車,又可以做HEV,又可以做PHEV,又可以做電動化,他希望他的平台是可以共享共用的。但是由於(yu) 特斯拉作為(wei) 一個(ge) 鯰魚,攪得全世界的電動車的規劃,我感覺加快了步伐。
大家可以看到,這些企業(ye) 都聚集布局電動的平台,各車企電動化的目標,到2025年寶馬號稱是33%,大眾(zhong) 是25%,沃爾沃是50%。最後特斯拉說要賣300萬(wan) 輛車,比我們(men) 徐留平董事長還要激進。我們(men) 就看到最重要的一點,車企在做電動車方麵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
為(wei) 什麽(me) 呢,因為(wei) 基本上到了2025年整個(ge) 初購成本,應該是燃油車跟傳(chuan) 統車差不多了。新能源車能夠帶來消費者什麽(me) 樣特殊的體(ti) 驗,就像智能手機,能夠帶來什麽(me) 樣的特殊體(ti) 驗,所以大家不用以前的諾基亞(ya) 的,原來的老手機現在叫做老人機,因為(wei) 老人機沒有智能化,隻能打電話,隻要一百多塊錢,現在智能手機要一萬(wan) 多塊錢。
我覺得品牌升級跟消費升級的過程中,不隻是品牌的升級,而是消費者自己體(ti) 驗的升級,消費者自己覺得好他就願意出高的價(jia) 錢,這是我拋磚引玉給大家提供的思考。就像汽車,特斯拉進中國的時候,大家覺得它賣不動,但是它還是賣得很好,因為(wei) 它給大家不同的體(ti) 驗。所以我覺得整個(ge) 汽車行業(ye) 都要重新思考一下,是不是一定百年的品牌就賣得好,還是說你真正能夠給到客戶一個(ge) 很好的體(ti) 驗,隨著這個(ge) 好的體(ti) 驗就出來了。
今年上半年,我們(men) 的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下降的非常厲害,大家可以看到歐洲增長52%,我們(men) 下降了44%,一進一退,今年非常清晰。我自己的預測,今年整個(ge) 歐洲的電動汽車的銷售量超過我們(men) 中國,我們(men) 中國世界第一的市場,今年會(hui) 被歐洲搶走電動車市場。我們(men) 非常痛苦,我也呼籲各位在座的領導,還有各位政策製訂者,汽車產(chan) 業(ye) 的消費者,能不能不要起那麽(me) 大早,趕個(ge) 晚集,因為(wei) 我們(men) 把基礎設施全部做完了,人家開始熱賣。
以特斯拉為(wei) 例,其實到2015年,大家可以看到他每年賣的很少,基本都是5萬(wan) 多輛,跟蔚來差不多。自從(cong) Model3出來以後,一下子衝(chong) 了很多,基本上增長150%,所以他的品牌還是從(cong) 高端到稍微降低一點,然後智能化水平更高。我想我們(men) 國家的很多的新造車勢力也好,還是有很多機會(hui) ,能夠有一個(ge) 真正的增長。
基礎設施,我就不用太多匯報,大家很清楚,基本上年複合增長率45.3%,以後沒地方充電,這不會(hui) 是一個(ge) 問題。所以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5G,自動駕駛,先進儲(chu) 能,我覺得這五個(ge) 技術聯合在一起,真的是可以推動能源和交通的革命。
科技引領上呢,我們(men) 寧德時代做了這麽(me) 多年,我們(men) 這個(ge) 團隊是1999年開始做的,到現在已經21年了,所以我們(men) 對這個(ge) 電池的思考是非常深的。當然是最重要的,我們(men) 自己的感悟,就是說要做創新。什麽(me) 創新,最重要還是材料創新。好像這世界上的材料就那麽(me) 幾個(ge) ,因為(wei) 沒有人能夠跳出諾貝爾獎範圍的東(dong) 西。所以我們(men) 如果在材料領域,停止了研發,照抄原來的東(dong) 西,你再做10年也沒用。所以我們(men) 在材料領域的體(ti) 係創新,我們(men) 做了很多工作,投了很多基礎研究。
第二個(ge) 是在係統結構創新,到底是軟包好,還是硬殼好,還是什麽(me) 好,到底是站著躺著,還是CTP等等等等,這些沒有專(zhuan) 業(ye) 的研究是不行的,所以結構轉型和重要。
當然智能製造方麵的創新也非常重要,不管怎麽(me) 說,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這個(ge) 困難,因為(wei) 我在製造領域做了很多年,一直是做製造業(ye) 出來的,困難點在哪兒(er) ,就是它的低概率事件。這裏麵要把低概率事件控製好是非常困難的。因為(wei) 一個(ge) 汽車有100個(ge) 電芯,一個(ge) 電芯裏麵正負極,或者墊片有100片,100×100就是一萬(wan) ,每一次循環,這個(ge) 電池要做一千次循環,那就是一千萬(wan) ,一萬(wan) 部車,就是一億(yi) 。
所以在這樣一個(ge) 大的情況下怎麽(me) 辦,所以智能製造非常重要,現在大家說的任何一個(ge) 生產(chan) 線,任何一個(ge) 號稱的東(dong) 西,其實有待商榷,我們(men) 自己也是覺得很痛苦,頭破血流,所以智能製造創新,是將來真正做好創新,做真正安全可靠的電池的很重要的一塊。
最後一個(ge) 是商業(ye) 模式創新,大家說電池太貴了,電池需要一些新的商業(ye) 模式。所以未來說要換電,租賃等等,各種各樣的模式,我覺得都是非常好的探索。隻有通過新的創新,才有可能真正推動我們(men) 的智能化、電動化的過程。
我們(men) 公司也匯報一下,最近搞了一個(ge) 21C創新實驗室,研發投入33個(ge) 億(yi) ,5年發展1千多人,基本都是碩博士,也歡迎有誌向之士加入我們(men) ,在座的或者在座的親(qin) 朋好友,這都是一個(ge) 好的機會(hui) 。這個(ge) 實驗室是跟政府共建,但是是民營企業(ye) 的經營模式,這個(ge) 實驗室是福建省實驗室,也可以叫體(ti) 製內(nei) 的級別,你還是可以保持教授的級別,但是待遇是由我們(men) 寧德時代提供,這樣的研究創新,我們(men) 研究發現挺多了。
基本上我講材料模型創新,還是基本的計算。所以我們(men) 的材料特性,高通量計算,模擬計算,這是我們(men) 的核心,在這裏就可以產(chan) 生新的一些材料,新的一些體(ti) 係。
係統結構創新,這是我們(men) 談的CTP,傳(chuan) 統的都被拋棄了,CTP最後我們(men) 希望是有效的。智慧工廠,我們(men) 還提了智能製造,工業(ye) 怎麽(me) 規劃,設備怎麽(me) 做,設備的阿爾法是多少,設備有時候出問題,我們(men) 的貝塔是多少,這些東(dong) 西是我們(men) 很辛苦的東(dong) 西,要一個(ge) 一個(ge) 摳,這時候最怕的是整個(ge) 體(ti) 係沒完全,還是複製第二個(ge) 工廠,所以我們(men) 講第三個(ge) 工廠,複製的擴大非常辛苦。
所以昨天有人問我,你的產(chan) 能會(hui) 不會(hui) 發展不能跟進,我說產(chan) 能要做的好,做的真正的安全可靠的產(chan) 能,這個(ge) 要複製起來非常不容易,因為(wei) 有一點變化,有一點東(dong) 西都可能造成你的困難。
我們(men) 希望真安全、高比能、自控溫、超級快、強壽命、智能化,當然產(chan) 業(ye) 鏈是模式創新,我們(men) 有原材料,我們(men) 有礦產(chan) ,有回收,所以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創造的價(jia) 值就在那裏,最後其實為(wei) 了達到支持我們(men) 客戶能夠多做一些電動車。
最難的客戶,就是我們(men) 現在10萬(wan) 塊錢,8萬(wan) 塊錢,12萬(wan) 塊錢,11萬(wan) 塊錢電動車的售價(jia) 的客戶,因為(wei) 大家的電池太貴了,承受不起,這部分客戶確實是大量的。所以我們(men) 一定要從(cong) 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尋找出所有的有價(jia) 值得的一個(ge) 機會(hui) ,合在一起,跟客戶一起整合,才能真正地大量地製造。
我們(men) 也在很多試點,一步步來做,這裏麵最重要的一個(ge) 就是利率還是太高了,意味著我做16年200萬(wan) 公裏的電池,這個(ge) 錢已經翻了很多倍,對我們(men) 沒有意義(yi) ,假設是負利率或者一點幾利率,會(hui) 好很多。